看书不带脑子的乔乔 作品

第21章 她选择馒头(第2页)

而沈峻北又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团长,以后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即便人长看着脾气有些不太好,对小姑娘从来不假辞色,也避免不了有不少的小姑娘往跟前凑。

朱琳琅也能理解,这时候的馒头和爱情,肯定是馒头更实惠一点。

要是她,她也选择馒头。

所以,她犹豫了三秒,打开了房门,叫住正准备下楼的陈淑华。

“阿姨,不好意思,我就住在您房间的隔壁,不小心听到您和叔叔的谈话,如果您方便的话,能跟您简单的聊两句吗?”

怕太过于突兀,对方又着急去医院看儿子,所以朱琳琅又补充道:“是关于戊子年戊午月丙子日的这个事情。”

陈淑华本来就因为儿子的事情心里难受,又觉得丈夫不太理解她,这时候突然冒出了一个姑娘,想找她说话,她就更烦了。

尤其是对方说,听到了她和她丈夫刚才的谈话,顿时心中一紧,就怕对方说出要去举报他们的话。

后来又见姑娘说出的日期,她心中又是一喜,暗暗的打量了姑娘一番,也不着急去医院了,只挥着人让自己丈夫先走

,便跟着朱琳琅进了房间。

朱琳琅把自己的茶缸洗了下,给陈淑华倒了一杯热水:“阿姨您先喝点水。”

随后,又把屋里唯一的凳子搬了过来,让陈淑华坐。

而她则坐在床上,首接开门见山的道:“不好意思阿姨,招待所的房间不太隔音,我从小听力又好,一不小心就听到您和叔叔的谈话。”

“实不相瞒,我就是戊子年戊午月丙子日,也就是1948年5月14日出生的。”

陈淑华眼睛一亮,显然是把朱琳琅当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她抓着朱琳琅的手道:“姑娘……”

朱琳琅道:“阿姨您先别急,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是结亲结的两姓之好,不可能因为一个日期就结婚,首先咱们得互相了解下,觉得双方都合适才能进行下一步,对吧。”

陈淑华道:“姑娘你说的对。”

朱琳琅又道:“那阿姨,我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叫朱琳琅,今年二十一岁,家是黑省安县的,有过一段长达三年的婚姻,因为与前夫两地分离,前夫觉得我们之间没有感情,所以离了婚。”

陈淑华听到对方说,有过一段婚姻,顿时就犹豫起来,她儿子虽然年龄大了一点,可是清清白白的大小伙子,就算再不挑,也不能找一个二婚的。

不过,转念她又想起她儿子现在躺在病床上生死不知,哪个好人家会把闺女嫁给她儿子啊,便又继续听朱琳琅说了下去。

朱琳琅继续说道:“我是在十二岁的时候被父母用八斤苞米换给我前夫家的,等同于没有娘家,离婚后我肯定是不能回去的,不然他们很大可能会把我再卖一次。”

“但是我又不能继续留在我前夫家,所以,我就让我前夫带我来了部队,想在部队里在找个合适的对象,共同组建一个新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