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 作品

第121章 我有办法(第2页)

“数据?”良渚先生不太明白燕兴再说什么。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个例子。”燕兴请良渚先生和其他几个人都工作室里的投影室,他取来一个泥人,用扫描仪收集完数据以后,让张薇操作机器。

几秒钟以后,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光线模拟出的泥人模型,通过操作计算器,还能控制放大的倍数。

良渚先生问道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之所以想带走泥人细货,是想证明我和我的族人的张家身份,带走这些数据固然可以,但我还是想带走实物。而且,谁能保证可以完美的修复那些泥人?要知道那些泥人虽然是很多年以前的作品,但是技艺高超卓绝,很难做到完美复刻。”

“我们有句古话,叫做尽人事,听天命。良渚先生既然想要东西来证明自己的身份,我们还可以把泥人张的匾额数据给你。”

“泥人张的匾额?”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机缘巧合之下,泥人张的匾额保存完好,并被我们寻到,我可以带您去看。”张薇起身说道。

良渚先生自然是现在就想去看。

匾额就在工作室里。

张薇带着良渚先生走在前面,燕兴和张彦走在最后。

张彦拉了拉燕兴的一角,“燕兴,谢谢你。”

“好好的,干嘛跟我说谢谢?”燕兴小心的牵着张彦的手,就像小时候一样。

张彦笑完了眼,说道:“我知道,你这么费心这件事,是因为我也姓张。”

她说的没错。燕兴一个姓燕的,跟这件事没多大的关系,可他努力为解决这件事想办法,就是因为张彦。

那些泥人,是张彦的张家的。张彦不答应,燕兴就不准任何人带走。

见到匾额的那一刻,良渚先生“扑通”一声,就那么直直的跪了下去,磕了好几个响头。

“我叫张思归。”良渚先生忽然说道。

“我决定不带走那些泥人了,”良渚先生看向燕兴,道:“你说得对,尽人事,听天命,我们这么多人,集思广益之下,一定可以修复好那些泥人的。”

良渚先生,也就是张思归,他代表着日本泥塑的最高水平。张克俭和张薇,是西方泥人文化的集大成者,燕兴则代表的是传统松江泥人一派。还有安土罗高超的计算机技术,融合这么多人的智慧,一定能收集到完整的张家泥人的数据。

这里有人问了,张薇在和燕兴夜里偷偷潜入资料室的时候,不是用那台小机器收集到了数据了吗?那些数据里难道没有张家泥人的数据吗?

不使用那些数据的原因是因为那些数据不完整,精度不准确,只能在张薇和燕兴学习泥人造型时使用,这次要给良渚先生的数据,则是要求无限接近泥人作品,不能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