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传说中的顿悟吗(第2页)
最后得出的结论,这是一个匆促间搬运过来,原准备当成临时存储的地方,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就被遗忘了。
里面除了泥人摆放稍有章法之外,其他都是胡乱堆放的,像那些资料,没有整理,就是这么一摞,最
还有就是牌匾,怕是搬运的人手不够,运来之后就那么一放,再没有余力将它摆好。
搬运过程中使用的扁担、包布、绳索之类就放在边上。
还有一些杂物,诸如替换衣物也有,都烂掉了。
这些年里,蔡婆婆一点一滴整理了一些出来,大多是工具,看得出不是一个人使用的。
应该是张家遇到了什么事,所以直接扔到了
这个时期很可能是泥人张消失的时期,比如抗战时期,因为堆在最上面的就是那个时期的报纸。
张克俭和张薇两人都是一样的看法。
李正兴觉得是建国初期,因为他觉得,这很像是破四旧时期的做法,要是抗战时期,泥人张逃离可不是这样的,起码不会将常用的衣物藏起来。
张克俭和张薇都做过考古研究的一些工作,他们最终决定,将纸制品也拿出去,利用现代技术整理出来。
张薇跟李正兴说了一点高科技的整理手段,李正兴也就不再坚持了。
燕兴终于恢复了,他还有些遗憾时间太短。
没想到李正兴告诉他有两个多小时了,燕兴惊得目瞪口呆。
“我还以为只有几分钟呢!”
李正兴问:“那你刚才在干嘛?”
燕兴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总不能告诉他们那些泥人活过来,在撒娇打滚?
张薇笑着过来捏捏他的脸:“别多想了,赶紧帮我们搬牌匾,你可是主力!”
接下来,两个老头一前一后扶着,用了整整半小时才把牌匾弄出来,接下来张克俭主持,张薇一点点把资料弄到了外边。
出去时就不用燕兴和两老头了,李正兴一吆喝,那些租户里的壮年汉子都来帮忙,三分钟就把东西全搬到了外边车上。
匾额包着陈年的包布,死沉死沉的,不过在这些壮汉手里,就轻省得宛如纸片。
一个比李正兴都年纪大的老头还跟李正兴开玩笑:“老弟啊,你这是搞了块楠木大板吧,你们哪里还能土葬?”
他自认问的比较隐晦了,可是谁听不出来,顿时都笑起来。
李正兴脑门上青筋都爆出来了。
“你胡说什么呢?这不是我的,是我那位教授老弟的!”
经他吹嘘了一通,这里的人都知道张克俭是张彦家亲戚,外国的嫡亲,这些租户敢和李正兴这个老乡咋呼,可不敢和“外国”教授胡说,顿时集体闭嘴。
燕兴就在边上,只觉这些租户从来没有这样友好过,很是好奇。
李正兴看出来,调侃了句:“不知道怎么和这些人打交道?嫌弃他们是江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