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乃孟 作品

第161章 侠客行

乐山和鹿呦呦在叠风屏盘桓了几日,骊山老母突然和蔡寻真一起到访。

“前辈,青城山一别,我曾去净众寺寻访过前辈却相失交臂。”乐山向着二位女真人施礼,并向骊山老母说起了成都的往事。

“我知道,看来你是赢了那龙梦云?”骊山老母还是一副道骨仙风的样子。

“龙前辈手下留情,晚辈侥幸锋镝余生。”

骊山老母风轻云淡的一笑,似已知晓他和龙梦云一战的结果。

“两位前辈请用茶。”鹿呦呦从外面端了茶水进来,毕恭毕敬的给蔡寻真和骊山老母奉茶。

“原来是你?”骊山老母不经意间瞧见了鹿呦呦腰间佩戴的错金玉璜,抬起头竟然发现眼前之人正是自己在青城山救下的那个女子。

鹿呦呦看见骊山老母,也是欣喜万分,不由分说,跪下连磕了三个响头。

骊山老母微笑点头,等待鹿呦呦起身之后,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递到她的说上,说道:“腾空让我带了白獭髓来治你脸上的伤,你且让我看看。”

“多谢前辈,我已经好多了。”看到骊山老母,鹿呦呦就像见到了亲人,一行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倒是看的乐山有些不明所以。

“你去西麓东林寺找一下法照和尚,把衡山承远禅师的这本《无量寿经》给他。”骊山老母从怀中掏出一本经书递给了乐山,有意打法他离开。

乐山有点模不着头脑,但既然前辈这么吩咐了自当照办,收起了经书起身下山。

“小姑娘,这茶不和我的胃口,你去把这个泡了再来。”蔡寻真拿出一包油纸包裹的茶叶放在茶盘上,鹿呦呦赶忙端起之前的茶水,重新去沏泡。

待二人走后,蔡寻真问骊山老母道:“台台真打算收她为徒?”

“不是我真有此打算,是你的腾空有此安排。”骊山老母把手中拂尘一抖,站起身来说道,“腾空向来妙算神机,她又是教主,我哪敢不从,得了信这不就赶来了嘛。”

“不过你这骊山派的天机神功是该有个传人了。”

“我看是为了她那失而复得的儿子吧!”

“乐山,不,耀宗,你也有数面之缘,侠情义胆你也该是了解的。”

“侠情义胆是有的,与这女娃娃的缘份更是不浅。”骊山老母转了个身,又坐回了位子上说道,“既然是她,我便传了她也罢,希望这女娃当得起我骊山派的传人。”

二人正说着,鹿呦呦已经端着重新沏好的茶走了进来。骊山老母只是浅浅的尝了一口,便扭头对蔡寻真说道:

“你这茶我喝不惯,还是留着你自己慢慢喝吧。”起身对着鹿呦呦说道,“小姑娘,随我来。”

蔡寻真端起自己的茶盏,慢慢的品了一品,目送着二人的背影笑着说自言自语道:“这不是很好喝嘛!”

骊山老母带着鹿呦呦走出了道观,走入了叠风屏的一片白雪之中,边走边说道:“小姑娘,跟我说说你的故事吧......”

骊山老母既如此说了,鹿呦呦不敢有丝毫隐瞒,于是把自己从小在马戏团里摸爬滚打,被宇文及带入拱卫司,又是如何遇到乐山的林林种种全部告知。

“那在青城山时你为何又要轻生?”

“我早已厌倦了在拱卫司的日子,龌蹉事干的越多,连我自己都开始讨厌自己。”鹿呦呦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眼角再次滲出泪滴。

“再次遇到李大哥,我才有了脱离拱卫司的决心。但是一路跟着他从长安到青城山,却发现他对我不理不睬,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又落空了,晚辈这才一时间想不开……”

“原来如此。”骊山老母又怎么会不明白,有时候希望破灭,比从始至终都没有希望,对人的伤害更大。

“幸得前辈相救,您说的很对,希望是自己带给自己的,而不是依靠其他人。”

骊山老母微笑点头,多多少少在眼前这个小妮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一丝影子。

“把你的武功尽数施展出来给我看看。”二人来到一处空旷的草甸子,骊山老母停下来脚步,对鹿呦呦说道。

“多谢前辈!”鹿呦呦立刻明白骊山老母是有意指点,倒头便拜。

“还叫前辈?”

“师傅!”

乐山轻功虽好,来到了庐山西麓的东林寺也是两个时辰之后了。这东林寺是净土宗的祖庭,东晋高僧慧远与十八高贤在此共结白莲社,创立净土宗。本朝太宗皇帝曾游东林寺,题“聪明碑”,并赐名为“太平兴龙寺”,至此方才香火盛极。

乐山来到寺中找了一圈才找到一个叫法照的和尚,却没有想到只是个十几岁的小沙弥。

乐山将信将疑的把《无量寿经》交给了眼前的小和尚,却又有些不放心的说道:“骊山老母让我把承远禅师的这本经书交给小师傅,应当没有交错人吧?”

“小僧某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一褴褛僧人侍立在佛侧,询问方知乃是南岳的承远大师。”小和尚接过经书,奉与双手之上,默念佛号道,“阿弥陀佛,没想到今日竟得大师千里传经,悲喜涕泪,定当日夜诵持,将我净土一宗踵事增华、阐扬光大。”

法照的话虽然有些神乎其神,胆乐山对于的佛门奇迹是屡见不鲜,便也不以为奇。

“茶还没喝完嘛?”一个时辰之后,骊山老母和鹿呦呦已经回到了道观,蔡寻真还自顾自的坐着喝茶。

“茶已经凉了,我也该下山了。”

“好,我与你同去。”骊山老母的身上还有残留的霜露,却并不停留,和蔡寻真一道离去。

“那女娃儿如何?”二人一路下山,蔡寻真问道。

“孩子品性不错,是吃过苦的,懂得珍惜。”骊山老母披上了自己的白色斗篷,在雪中仿佛消失了一般。

“腾空是不会看错人的。”

“就是武功底子差了些。”

“你试了她的功夫?”

“不过也无妨,天机神功本就与寻常武功都不同,一张白纸反倒好教些。”

“就是不知道她要多久才能练成。”

“天机神功共九重,时至今日,我都不敢说自己已经练到了九重。”

“那不是因为台台你孤家寡人,若是有人和你一道修炼......”蔡寻真刚一出口,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立刻闭嘴。

“我已传授了她总纲心法,腾空回来之前,我会每日上山教她荦荦大端。”骊山老母并未生气,接着说道,“待她练到三重之上,就要靠她自己摸索和积累了。”

“腾空回来了,一定会对你感激不尽。”

直到夜幕降临,乐山才回到叠风屏的道观,鹿呦呦迫不及待把他走后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乐山。

“骊山老母要收你为徒?”

“她说你母亲的意思。”

“难怪她今天要支开我。”

“骊山老母还说,以后每日会上山来传功,让你每日在我们练功的时候去青莲居找李白先生。”

“李白回来了?”

“昨日刚到。”

“好,那我明日便去拜会。”

第二天一早,乐山拎着酒来到青莲居,李白的车马卸下的箱子还堆在院子里未及收拾。李乐山轻敲门扉,李白应声出来开门,乐山往里一看,蔡寻真站在院中。

“耀宗,你也来了。”蔡寻真看到了乐山,打了声招呼。

“真人还是叫我乐山吧。”乐山虽然认了母亲,但是对于李腾空和蔡寻真叫自己‘耀宗’还颇为不习惯。

“一次能见到这么多故人,真是高兴。”李白把众人迎进房间,又将自己的妻子从内堂唤出,一一做了引荐。

“这是内子宗氏,此次特随我一道来庐山向二位真人求道。”

“我二人何德何能,劳烦夫人千里跋涉,愧不敢当。”蔡寻真急忙摆手,如履薄冰。

“蔡真人,我早就听外子提起二位道骨仙风,济世救人,还望真人不要嫌弃老妇我愚钝。之前外子蒙难,也多亏真人筹谋营救,老身感激不尽。”宗氏与蔡李二人见礼,句句真心。

“夫人哪里话,夫人先祖乃前朝宰相宗楚客,李白郎君能逢凶化吉,全仗夫人运筹,哪有我们什么事。”蔡寻真赶紧还礼道,“夫人既来这庐山,我们就做一回东,只不过腾空今日不在山中,等她回来,还请两位上叠风屏做客,也让我们多些闲叙的机会。”

各自坐定,李白让小厮奉上茶水点心,众人相谈甚欢。

“此次关中大旱,朝廷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我这才逃出生天。接到赦免的时候,我刚至白帝城,真是大大的出乎预料,感谢老天眷顾。否则长流夜郎,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到各位了。”

“吉人自有天相,郎君逢凶化吉,值得喝一杯啊!”

“今天酒还没来得及备,不过诗倒是有一首。”

“我这里有酒!”乐山将带来的酒奉上,说道,“郎君的诗,必定是好的,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