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独孤氏(第2页)
这稍纵即逝的空隙,便是生门!
韦雪眼中寒芒一闪,压抑已久的杀气如冰河解冻,轰然爆发!她足尖一点,整个人如一道离弦的灰影,不退反进,直扑那因被墨纸击中而身形不稳的魁梧杀手。长剑不再缠绵,而是化作一道撕裂昏暝的闪电!
“嗤——!”
剑光一闪而没,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那魁梧杀手身形猛地僵住,喉间一点极细的红痕迅速晕染开。他难以置信地瞪着前方,手中的鬼头刀颓然坠地,庞大的身躯如推金山倒玉柱般轰然倒下,溅起满地落叶尘埃。
剩下的黑衣杀手悚然一惊,攻势为之一滞。韦雪却毫不停留,身形如穿花蝴蝶般在瞬间凝滞的刀网中疾掠而过,剑光再次化作一片迷蒙凄冷的雨幕,带着决绝的寒意,泼洒向离她最近的两人!
“噗!噗!”
又是两声轻响,如同雨滴穿透败叶。两名杀手捂着喷溅鲜血的咽喉,嗬嗬作响,软软跪倒。血腥气瞬间压过了草木的清香,浓烈得令人窒息。
看到了来了厉害的帮手,剩下的家丁也不再慌张,鼓起勇气和敌人鏖战起来。
韦雪越打越来劲,也在实战中发现了微雨剑可以改善的地方,一时兴起,手下毫不留情,将黑衣人们杀的落花流水,片甲不留。
“当心!”正在韦雪杀的起劲的时候,身后再次突然传来了怀素的声音。原来是那黑衣人的头领见势不妙,偷偷的绕到韦雪的身后,放出了暗器。
韦雪闻声,左手剑立刻护住身后,只听铛铛两声,接着是一声惨叫,暗器被剑挡出,反弹扎入了一个黑衣人的面门。
与此同时,怀素也提着他的铁笔冲了过来,一阵狂草,杀的黑衣人摸不着头脑。
“撤!”黑衣人头领见占不到便宜,呼哨了一声,招呼同伴们撤退。
韦雪哪里肯放过他们,挥舞着双剑不依不饶,怀素也跟在后面紧追不舍。
眼看就要被追上,黑衣人头领回身扔出了一枚火药,韦雪心说不好,不敢用宝剑去挡,只能向后撤了一步。火药落地的瞬间炸开,绿色的烟雾立刻弥散开来。
“天狼烟!”
韦雪的脑海里霎那间浮现起当年在茅山和拱卫司交手的情景,小七就是在那次战役中受的重伤。
说时迟,那时快,韦雪转身就往后退,迎面而来的怀素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她拎着衣领拖飞到了数丈之外。
日头西斜,最后一点血色余晖挣扎着穿透林隙,恰好落在韦雪和怀素身前。
韦雪拄剑而立,微微喘息。灰布衣襟上溅了数点暗红的血梅。她冷冷扫过地上横陈的尸骸。剑尖微抬,却又缓缓垂下。
怀素拾起自己那支铁笔,阖上双目,枯瘦的手指捻动着挂在胸前的粗陋佛珠,嘴唇无声开合,开始诵念超度的经文。那低沉的梵呗声,混合着这林间挥之不去的浓稠血腥,以及晚风吹过染血枫叶的呜咽,交织成一曲诡异而沉重的安魂曲。
居然是拱卫司,安禄山已死,两京收复,拱卫司为何会在此时此地出现袭击独孤氏?韦雪有些想不通,本想抓个黑衣人问个清楚,但待到天狼烟散尽,早就没了那些人的踪影。
无奈之下,韦雪只好领着怀素来找独孤姨母。
“不是让你保护家眷的嘛?”韦雪边走边问怀素。
“我看他们躲在树林里一时也没什么危险,我担心你,便过来了。”怀素粗麻僧衣敞开半幅,露出嶙峋的胸膛。
“谢谢你的提醒!”韦雪心中也是感激怀素的,取出汗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冲着怀素点头致谢。
怀素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拍着自己的脑袋傻笑着。
“独孤姨母,没事了,贼人已经退去!”来到小树林里,独孤氏的家眷们正围坐一团,几个仆役拿着棍棒挡在身前。
“小雪,快些过来,让姨母看看!”老妇人招呼着韦雪来到近前,仔细的打量着。
“姨母未曾受伤吧?”
“老身无碍,但若是没有小雪挺身相救,今天恐怕就要交代在这了。”
“姨母言重了。”
“孝孙,快些来谢过你妹妹的救命之恩!”老妇人说着便把刚刚那个素衣的中年男子叫道身边,向韦雪引荐道,“小雪,这是犬子李孝孙。”
中年男子紧忙上前,就要向韦雪跪拜行礼,韦雪哪里敢受,一把扶起。
“兄长不必如此!”
“早就听说韦相府有一位千金行走江湖,今日承蒙相救,大恩大德,孝孙永志不忘。”
“兄长和姨母可知这拱卫司为何要截杀你们?”
“拱卫司?”独孤氏和李孝孙面面相觑,并不知道何为拱卫司。
“他们若不是劫道的,便一定是那宦官李辅国的爪牙!”李孝孙恨恨的说了一句。
“李辅国?”这名字好生熟悉,韦雪却又一时间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
“便是肃宗皇帝身边的红人,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李辅国。”
原来是他,韦雪想起了在衡山时候,李泌曾和自己说过,立刻心里便明白了,那在朝堂上与李辅国针锋相对的人,李岘,正是眼前独孤姨母的夫君。
“小雪你有所不知,我家老爷为人刚正不阿,多次在皇帝面前直言李辅国乱政专权,这才得罪了他。”
“我听说李大人已经是当朝宰相了,姨母一家为何会滞留在这潭州府?”
“哈哈,小雪,你是不了解你姨父。”独孤氏笑着说道,“就是因为他太过耿直,得罪的人太多。早在战乱开始之前,他就是因为不愿意依附权臣杨国忠,被贬到了这潭州府做太守。”
独孤氏的话勾引了韦雪的回忆,几年前自己离开相府之前,似乎曾听阿爷说过,杨国忠将长安的雨灾归咎在当时的京兆尹头上,以至京兆尹被贬。
“我们全家迁到潭州不久,安禄山便造反了。也算是因祸得福,躲过了长安的劫难。”
“阿爷之后便孤身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长安收复之后,我们本想举家回迁。”李孝孙接过母亲的话继续说道,“谁知道我阿爷又因为直言正谏,触犯龙颜被贬蜀州,这才耽搁了。”
如果是得罪了朝中重臣,为何会是拱卫司前来刺杀,韦雪一时间还是想不通,不过此时的当务之急还是确保独孤氏一家的安全。
“我们家老爷的性子就是那样,可以说是百折不挠,几上几下,老身都已经习惯了。”
“姨母和兄长这才刚刚离开潭州,便遭截杀,回京之路漫长,恐怕会再生枝节。”
“我已经派人回潭州府通知太守,请太守先调遣府兵将我们接回城中,之后我们会给阿爷写信,希望朝廷能偶派兵来护送我们回京。”
“如此甚好!”
“小雪你这是要去哪里?”独孤氏拉着韦雪的手问道,“不如和姨母一道回京城吧,你阿爷定然也是很想你的。”
“多谢姨母,姨母放心,我闯荡江湖惯了,这便要告辞了。”
独孤氏看了看韦雪,又看了看怀素这个小和尚,虽然心里奇怪,也不便多问,见韦雪执意要走,也不便挽留。
“小雪他日回京,一定要到我家府上来,救命之恩难报,但也让老身能有机会略表心意。”
“李大人一身正气,刚直不阿,乃朝廷的擎天柱石,今日相遇,必是上天的安排,姨母莫要挂心。他日回京,必会去姨母府上叨扰,还望姨母保重身体,韦雪这就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