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乃孟 作品

第141章 石头和尚(第2页)

韦雪有些似懂非懂,也不知该如何接,便转移了话题,问出了心中的困惑。

“大师为何结庵于这大石之上,却不去寺中修行。”

“吾结草庵无宝贝,饭后从容图睡快。成时初见茅草新,破时还将茅草盖。住庵人,镇常在,不属中间与内外。世人住处我不住,世人爱处我不爱。庵虽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体解。上乘菩萨信无疑,中下闻之必生怪。问此庵,坏不坏;坏与不坏主元在。不居南北与东西,基上坚牢以为最。青松下,明窗内,玉殿朱楼未为对。纳帔幪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住此庵,休作解;谁夸铺席图人买。回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遇祖师,亲训诲;结草为庵莫生退。百年抛却在纵横,摆手便行且无罪。千种言,万般解,只要教君长不昧。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而今这皮袋。”

希迁禅师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好像是唱歌一般。

“大师的意思放弃外在,只求内心。”

“女施主悟性很高。”希迁禅师忍不住抬眼看了看韦雪,微微点头。

“可惜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即便自己能够抛弃,但想要吸引外人,一座庙堂还是需要的。”

“你刚刚也看到了,我这里的信众并不比那南台寺里的少。”

“大师难道打算一辈子在这大石头上传经说法?”

“还是被施主看透了,有了声名之后还是需要一座道场的,方能将祖师的法门广为传播,发扬光大。”

“大师的祖师是?”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原来大师是南宗传人。”

“女施主也知道南北宗之分。”石头和尚有些惊讶,眼前的小姑娘年纪轻轻,却也知这禅门公案。

“我曾见过神会大师,您可是神会大师的徒弟?”韦雪说起神会,心中想起的确实自己和乐山一起在武当,在洛阳的经历。

“哦,施主竟然见过神会师叔,造化,造化。”石头和尚听说韦雪认识神会,便更加惊讶了。

“施主既知南北宗,又认识神会师叔,怎不知六祖慧能有五大弟子,南岳怀让、青原行思、河泽神会、南阳慧忠和永嘉玄觉。”

韦雪摇了摇头,自己虽然从贾至口中听说过南北宗公案,也偶遇过神会大师,但对于南宗内部的分支确没有那么清楚。

“贫僧少时投入慧能祖师门下,但未得祖师真传祖师便已入灭。后又往吉州庐陵青原山净居寺,师事行思,所以我只敢认作行思的徒弟,神会自然是我的师叔。”

“听大师所言,六祖慧能的嫡传弟子中有一位叫南岳怀让,应该就是在这南岳衡山中弘法,大师又却在这草庵结庐难道是要和他们分庭抗礼?”

“怀让师叔的道场确实在这南岳般若寺,不过师叔早已圆寂,如今他的嫡传弟子道一禅师也已离开衡山,去往虔州传法。禅宗法门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贫僧来此,只因这衡山道场林立,宗门甚繁,正可融会贯通,方能发扬光大。”

“所以同为南宗,大师的法门和神会、怀让亦有不同?”

“法门无不同,路径却有异。”石头和尚看了一眼韦雪,觉得眼前这位姑娘与众不同,便继续说道。

“慧能祖师入灭之后,祖师的几位弟子,除了玄觉禅师圆寂较早之外,剩下的几位便决定通工易事、各有所职。行思和怀让留在南方建宗立派,巩固南宗的根基;神会和慧忠去往北方传道,打入北宗的内部。”

“我以为遁入空门,是为了清净自由,没想到派系之争竟也不比江湖和朝堂来的简单。”

“佛门如果只是为了自己,那格局就小了,皆为弘法,何非派系。”

韦雪没有那么大的追求,乐山曾经有为国为民的理想,但自己现在连走出烦恼都做不到。

“我没有你们那么大的抱负,我只想要放下。”韦雪自言自语的说道。

“施主说什么?”石头和尚没有听清楚。

“大师,我且问你,何为自由?”

石头和尚愣了一下,佛教从诞生之日起,便以追求涅槃的大自在为终极目标,以获取最高的自由为目的。韦雪一句话问到了佛教的终极奥义,石头和尚不由得惊鸿感慨。

“贫僧无法回答你何为自由,但可以回答你何为不自由。”石头和尚卖了个关子,说道,“女施主可愿意听?”

韦雪点点头,洗耳恭听。

“不自由分为三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人跟鸟比,人飞不过鸟。人跟鱼比,人游不过鱼。人跟树木比,人的寿命没有树木长。”

“所以习武之人要练功,就是想要自己跟鸟一样会飞,游的比鱼更快。道家之人要修仙,要长命百岁。”韦雪联想到自身的经理,若有所思的说道。

“但这些都是违背自然的,上天安排鸟会飞有他的道理,上天安排鱼会游也有他的道理,人类比他们更有智慧,这是上天安排给人的天赋。万事万物,有盈就有亏,接受自身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足。”石头和尚娓娓道来,但却是字字珠玑。

韦雪陷入了沉思,她想起武当如松道长服食五石散最后引火自焚的情景。

“人与人的关系,除了父母、伴侣、子女的羁绊,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你会受到身份、地位、欲望、权力、财富的影响和控制。有人对你好,但也有人会害你,这一切都会让你感觉到困扰、不自由。”石头和尚继续说道。

“所以很多人遁入空门就是为了隔断这一切的羁绊,获得清净自由。”

“真的可以隔断嘛?为了隔断烦恼而遁入空门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困扰。你如果不觉得这些是痛苦烦恼,又为什么需要逃避呢?”

“大师的意思是,放下?”韦雪也知道所有的烦恼都在于无法放下,但却不知道该如何放下。

“如果不能放下,那么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想爱就爱,想恨就恨,想做什么就去做,总之不要让这些困扰折磨自己。”

石头和尚的话打动了韦雪的心扉,从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困住自己的都不过是自己的执念。

“那么人与自己的关系又是什么?”

“人与自己的关系,即便我们摆脱了外物的束缚,但我们还是会受到自己内心的折磨。做什么样的自己更有价值,自己来这世一遭是为了什么,就比如我们出家人,整天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悟道,自己将自己的内心束缚住了也是一样不自由。”

“那又当如何?”

“不要认为自己是不自由的,自性即佛性、明心见性,不迷而悟,即为涅槃。”

“何为涅槃?”

“涅槃就是解脱,就是自由,佛法叫做常乐我净。常是永久,乐是安乐,我是自由自在,净是纯洁清净。”

“做一个干净快乐的自己.....”韦雪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