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乃孟 作品

第131章 新生(第2页)

不动手则罢,一动手,还没有一两个回合,领头的就被砍翻马下,两个跟班吓得扭头就跑,屁滚尿流。

雪奴此时也策马赶到,想凑个热闹,见敌人逃跑,拿出自己的小弓,张弓搭箭。这一年在翠微峰顶,无事便是练箭,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快被她射光了,不要说这两个逃兵。雪奴搭了两只箭在弓上,只一发,其中一人应声而倒,另一个人被射中了坐骑,战马倒在地上,人也飞了出去。雪奴咯咯咯的笑着,冲乐山举起两根手指。

韦雪来到跟前,扶起了地上的人,只见他头也摔破了,脸上都是泥,狼狈非常。

“你是何人,怎会在此被叛军追赶?”

来人还未及回答韦雪的问题,看见走过来的乐山,突然惊呼道:“少侠,是你!我们又见面了。”

乐山和韦雪都被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相互看了一眼,这人是谁?

来人使劲用手撩起头发,露出脸庞,韦雪让雪奴拿来水囊倒出清水让他洗脸,这才看得清面貌。

“少侠,是我!”

“又是你,”看清了来人的面容,乐山不禁笑了,对韦雪说:“雪儿,这就是你口中的杜甫先生。

韦雪看着杜甫狼狈不堪的样子,实在无法把他和自己欣赏的大诗人、大文豪联系在一起,扑簌一声笑了。

杜甫知道自己窘迫,也不在意别人的讥笑,向乐山作揖道:“我与少侠真是有缘,感谢少侠两次救命之恩。”

“杜大人上次不是已经随吾等离开长安,怎会又在此出现,还被胡兵追赶?”

“说来话长。”杜甫叹了口气,几个人找了个树荫坐下来细聊。

“还未请教二位高姓大名。”杜甫蒙乐山两次相救,却还不知道恩人的名字。

乐山和韦雪报了姓名,杜甫接着说:“上次承蒙少侠援手,得以逃出长安。然而不日长安即陷落,安禄山的叛军在长安周边四处抓人。我脚程慢,还没来得及跑出多远,已经被叛军赶上,见我是文官打扮,就掳回了长安。”

“竟有如此事。”乱世之中,所有人都是命运多舛。

“回到长安,我被下狱,与吏部郎中王维王大人关在一起。后来王大人被迫受伪职,吾等也跟着被强授了些攥录战事通文的工作,才侥幸活了性命。”

杜甫看了二人一眼,怕他们误会自己叛国,赶紧接着说:“我一心向着大唐,皆情非得已,今日趁看守松懈,这才逃了出来。”

乐山和韦雪经历了这么多离乱,又怎能不明白,能坚守底线的活着,已是不易。

“李大哥,这人还没死。”不远处传来雪奴的声音,原来刚刚被他射中坐骑,跌落马下的胡兵并没有死,只是摔晕了过去,雪奴上前查看的时候,他刚刚转醒。

雪奴用小弓箭抵着此人来到乐山他们面前,听候发落。此人灰头土脸,来到近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求饶道:

“大侠饶命,大侠饶命!”

“你不是胡人?”看此人的长相和口音并不是胡人,只是穿着大燕士兵的衣服。

“大侠饶命,小人是汉人,家中还有妻儿老小,小人也是为了活命。”一边说,一边看向了杜甫。

韦雪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人恐怕之前是长安的守军,安禄山的兵马攻陷长安才投降做了叛军。他看向杜甫,恐怕是觉得自己跟杜甫、王维这一干文臣的境遇也无不同。

“你走吧,莫要再做贼人的走狗。”韦雪冲乐山点了点头,雪奴心不甘情不愿的放士兵离开。此人死里逃生,战战兢兢、踉踉跄跄的逃走。

“杜大人还是要去找肃宗皇帝嘛?”

“是,我死也是大唐的人。”杜甫怕众人误会自己像刚刚那个逃兵一样叛国,连忙答道。

“肃宗正在凤翔,此去二三百里,郎君莫再被叛军捉去了。”

“我每日抄送战报,知肃宗在凤翔集结大军,欲收复长安,这才想着一定要去投奔,为平乱尽小人的绵薄之力。”

“你每日抄送战报,可知襄阳近况如何?”乐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杜甫。

“叛军拿下南阳后已是强弩之末了,并没有再敢进犯襄阳了。”

没想到杜甫真的知道,这个给叛军撰文的活也算没有白干。襄阳无虞,乐山心里的石头就放下了。

“睢阳呢?”乐山又想起了南八。

“睢阳……”杜甫沉吟不语,面露难色。

“睢阳怎么样?”乐山见他神情不对,更加急了,追问道。

“睢阳陷落,满城军民皆战死。”杜甫无法掩盖,如实说道。

“什么?”乐山一个踉跄,倒退了一步靠在身后的树干上,不敢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耳朵。

“朝廷没有派援兵嘛?”韦雪闻听,也心中大惊,但毕竟比乐山冷静,进一步的问道。

“朝廷派了河南节度使张镐去往救援,但张大人到的时候,睢阳已经城破。”杜甫看出了二人关心城中状况,但也无意隐瞒,道:“战报上说,将士无一人降,亦无一人生还。”

乐山了解南八,一旦城陷,他绝不会一人偷生,所以这意味着,自己永远失去了这个兄弟。乐山靠着大树,哽咽失声,悲痛欲绝。韦雪和雪奴在旁看着,不知该如何安慰。隔了半响,乐山突然一声暴呵,纵身而起,手中宝剑一挥,一棵两人合抱的大柳树居然被他硬生生的劈成两段,嘎啦啦的倒在地上。

“杜大人。”韦雪扭头对杜甫说。

“下官在。”

“我还要请教大人一事,不知大人抄送军报的时候,可曾有过扶风法门寺的什么消息?”

“确有报陈,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自河北回兵之后驻扎扶风。叛军曾围剿两次,均未尝胜绩。至于法门寺,下官就不知了。”

没有法门寺和法雨禅师的确切消息,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雪奴,你过来。”韦雪回头招呼雪奴,雪奴一下窜到了身边。

“你随这位大人去找史大哥,沿路保护他的安全。”

“阿姊的话你都不听了?”韦雪一板脸,雪奴不敢顶嘴了。“你去告诉史大哥,灵儿阿姊给他生了个儿子,这对史大哥和你灵儿阿姊都很重要,明白了嘛?”

“雪奴知道了。”雪奴嘟着个嘴,满脸不高兴,但又不敢不听韦雪的话。

韦雪让乐山分了一部分口粮和银两给了杜甫,杜甫和雪奴共乘一匹马往西,乐山、韦雪向东,两下分道扬镳。

正所谓: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愁思胡笳夕,凄凉汉苑春。

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