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死里逃生(第2页)
路上的老百姓只觉得头顶被踩,空中有人影飞过,这是大白天见了鬼了。
乐山一口气奔出了一里多地,以为总算甩掉了追兵,刚想喘口气,却发现迎面又来了不少官兵,其中还夹杂着紫衣人,应该是拱卫司。
乐山转身向往回跑,却发现刚刚的追兵已经赶了上来,无奈只有拔剑迎敌。
乐山的武功远在这些官兵之上,无奈对方人多势众还有拱卫司的高手,一时间竟无法脱身。
纠缠了一炷香的功夫,乐山砍杀了不少敌人,但自己也受了伤。乐山知道这几日心力交瘁,再这么打下去,不是办法。要赶在对方增援越来越多之前杀出一条血路,才有一丝机会。
想到这,乐山施展出青城十三剑的第十三剑,这是龙梦云都没有机会看到的一剑,这一剑乐山自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孤注一掷’。
乐山将所有的真气运于剑身,身体腾空,与宝剑形成一条直线,破空向前。凡是挡在这条直线前面的任何东西,如果不让开,就会被劈成两半。
能迫使青城十三剑的最后一招被施展出来,那么必然是到了生死关头,已没有余地。敌人如果闪躲自己便有了机会的逃生,敌人如果硬生生接下这招,那么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所以乐山把这招称为‘孤注一掷’。
青城十三剑配合上玄霜灵华,原本被包围的乐山硬生生杀开一道缺口,冲了出来。
乐山不敢有任何犹豫,飞身消失在坊间的街角。
洛阳城的布局和长安近似,都内纵横各十街,街分一百三坊,二市。
乐山迷失在里坊之间,心中非常的后悔,自己不应该毫无准备的就想劫狱,且不说救不了颜季明,现在连自己都被困围城。如果有韦雪在身边,以她的聪明才智,有她的细致筹谋,一切可能都会不一样。
乐山顾不上迷茫,不远处的街角又出现了官兵,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身旁一座院子的后门被打开了。
乐山也顾不上那许多,闪身就进了门,现在与其乱跑,还不如躲一躲。
开门的是个白面书生,乐山一把按住他的口鼻,示意他不要说话,赶紧关门。
那书生并不惊慌,反倒是盯着乐山,缓慢的掩上了木门,挂上了门栓。
乐山看着眼前的书生,觉得有些面善,松开手仔细打量,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郎君你在流血。”倒是书生开口打破了沉默。
乐山低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的手臂和大腿上都有刀剑伤,此刻鲜血正滴在院子里的石板路上。
“有金疮药嘛?”
“平民之家,哪里来的金疮药。”
“有酒嘛?”
“酒?我去找找。”书生说完转身回房。
乐山这才有机会看了看这个院子,是一个很小的宅子,院子里杂草丛生,屋檐也有些破损,似乎没有人居住。
“还真有一坛。”书生拎着一整坛没有开封的酒走了出来。
“这是你家?”
“祖宅。”书生看出了乐山的疑惑,解释道,“早就没人住了,我只是图清净的时候会来这里看书。”
乐山也不再多想,现在有人帮助自己就已经不错了,随即用手打破酒坛的封口举了起来。
“玉冰烧!”坛子是写着三个字,乐山闻了闻道,“好酒!”
“你现在还有心情喝酒?”
乐山撕破自己伤口出的衣服,将酒一股脑的倒了上去,一阵刺痛传遍全身。
“这么好的酒,不喝浪费了。”乐山把酒坛子举过头顶,刚喝了一大口,却被书生一把抢了过去。
“你干什么?”
“你一会就知道了。”书生抱着酒坛子来到门口,用剩下的酒把地上的血迹冲洗干净,不一会门外便传来了吆喝和拍门声,原来是官兵开始挨家挨户的搜查了。
“你先进去。”书生把空酒坛子放下,示意乐山先进屋内。
乐山此时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听书生的话先藏起来再说。
“开门,开门!”隔壁的院子已经传来了拍门声,乐山即便躲在屋内也听得清清楚楚。
“可有看到闲杂可疑人等?”隔壁有人开门,官兵立刻上前询问。
很快就要轮到自己这里了,乐山用手按在了灵霜玄华的剑柄上,即便书生不会出卖自己,能不能应付的过去也未可知。
果然,少顷,乐山的院门就被敲响了。
“这家好像是个荒宅。”乐山隐约的能够听见两个官兵的对话。
“荒宅也得查,没人就把门撞开。”
“来了,官爷,有人,有人。”还没等官兵撞门,书生已经打开了院门。
“你是这院子的主人?”官兵用疑惑的眼观看着书生询问道。
“祖宅,祖宅,小人只是偶尔会在此喝酒看书。”
官兵往里看了看,鼻子又闻了闻,果然一股酒味。
“可曾看到什么可疑人等?”
“不曾,不曾,看到了能不报官嘛?”
“让我们进去搜一搜!”官兵觉得眼前的书生行迹言谈就很可疑,抬腿就想往院子里迈。
乐山心提到了嗓子眼,就在此刻却突然觉得一阵头晕目眩,难道是自己刚刚那口酒喝的太猛了,还是真的已经精疲力竭。
等到乐山从片刻的昏厥中醒过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恢复了平静,官兵似乎已经走了。
“郎君,你可以出来了。”
“你是如何将他们打发走的?”乐山有些不敢相信刚刚发生了什么。
“我阿爷和官府有些交道,我报了他的名讳,他们自然就走了。”
乐山还是有些难以置信,但既然危机已除,也不便多问,拱手施礼道。
“多谢郎君援手!”
“不必客套。”
“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乐山问出了自己另外一个疑问。
“不曾。”
“素昧平生,郎君为何冒险相助?”
·“救困扶危,忠义两全;济饥接粥,善行千里。”书生笑了笑说道,“官府要抓的定然都是大唐的仁人义士,虽然这洛阳已是大燕的都城,但也不是人人都想做大燕的子民。”
“郎君高看我了,我只是想救自己的兄弟,谈不上忠义二字。”乐山叹了口气,神情又萎顿了下去说道,“如果我不是那么冲动,可能还有机会救他。”
“木已成舟之事,悲伤自责又有什么意义?”书生淡淡的说道,“阿爷常跟我说,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与其自暴自弃,不如励精图治。”
书生简单的一句话让乐山顿时醒悟,师弟已经死了,自己既然救不了他,就应该为他报仇。不过这一次,再不能冲动行事,必须运筹划策,摩厉以须,自己要回去找韦雪他们一起绸缪。
“多谢郎君良言,在下受益匪浅,这便告辞!”
“你这样走可不行?”
“为何?”乐山以为书生有什么要求。
“你看你这身打扮。”书生指着乐山浑身上下说道,“平民不是平民、和尚不是和尚,一身血污,还提着剑,怎不叫人起疑。”
乐山看了看自己,露出一脸的尴尬,书生说的一点没错,现在走出去也是寸步难行。
“此处是广利坊,前门出去不远便是西市,你等我一会,我去给你置办一套行头。”
半个时辰之后,书生已经带着一个大包裹回到了祖宅,乐山休息了一会,精神也好了许多。
“穿上吧。”书生从包袱里拿出衣服丢给乐山,是一身粟特商人的行头。
“还有这个。”书生又递上了一条头巾说道,“粟特人好盘头,正好挡住你的光头。
乐山依言换上衣服和头巾,书生上下打量,总觉得差点什么。
“你的脸蛋太白净了,怎么看都是汉人,把这个粘上。”原来书生竟然连假胡须都采买了。
乐山把络腮胡子粘上,这下只要不说话,那就是如假包换的粟特商人了。
“你一会从西市走,如果看到有要出城的粟特商队,你就混在其中。燕军要在粟特人身上赚钱,一般不会盘查。”书生给乐山指了指方向,说道,“西市紧临厚宰门,出了城就安全了。”
“还未请教郎君姓名,郎君恩义乐山铭记在心。”
“萍水相逢,有缘自会相逢,名姓又有何重要的呢。
”书生看着乐山拱了拱手,明亮的眼眸让乐山觉得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