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乃孟 作品

第74章 牦牛阵(第2页)

乐山和天赐见状,二度擂鼓、挥旗,之前分兵两路撤退的凤迦异骑兵又迂回从两翼开始进攻溃败的唐军。而南诏城里也杀出另一支步兵,几处合围,一炷香的功夫,唐军一万骑兵,和跟随骑兵而来的一万步兵被打的溃不成军。多亏有建宁王李倓纵马向前,率后队赶来,止住唐军骑兵后撤,否则自相践踏者更甚。而此时的牦牛们开始悠闲的翻着土里的虫草大快朵颐。南诏军队并不继续追击,收拾了些战利品,牦牛也吃的差不多了,赶着牦牛回城庆功。只留下方圆几里的战场上,都是大唐士兵被牛角利刃切的七零八碎的尸体,被自己的铁骑踩的哭爹喊娘的伤兵,惨不忍睹。

乐山的牦牛战法,四两拨千斤,在己方很少伤亡的情况下重创了大唐的骑兵主力,迫使唐军再退十里重整。这一日,城中军民比过节还要开心,杀羊宰牛,把酒庆功。凤迦异也在行宫摆了庆功宴,邀请乐山、天赐以及众将领论功行赏。酒席过半,凤迦异拉着乐山、天赐散步至亭外,商讨下一步的对策。

“李大侠,天赐兄,此次打败唐军,二位功劳最大。我们是兄弟,大恩不言谢。”凤迦异拱手深施一礼。

“王子殿下,你客气了。没有南诏特产的虫草和牦牛,也赢不了这一仗。”乐山托起凤迦异的抱拳。

“这一仗是赢了,但唐军只是后退十里,看样子并无退兵的打算。”凤迦异收敛了笑容,愁云依然笼罩。

“这也是我担心的,大胜了几仗,只是解了燃眉之急。但是唐军输的越惨,大唐和南诏的梁子结的越深。大唐毕竟是大唐,只要他一日不退兵,最后遭殃的还是南诏的百姓。”乐山非常明白凤迦异的忧心,其实这也是自己担心的。

“而且经过这些时日的围城,这昆明县城内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几,唐军如果围而不攻,我们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我父王近日已传召我退守都城羊苴咩城,我打算不日便领军西行。”再坚持了一两个月之后,南诏还是决定放弃昆明县城。

“那昆明县城的百姓当如何?”

“这也正是我担心的,这也是我一直守城不弃的原因,不过事到如今,与其负隅顽抗最后连累全城百姓,不如在我军离开之后让百姓开城迎接唐军,或可免生灵涂炭。”

“大唐是为了南诏诚服,到不至于会对百姓做什么屠戮的事情,不过为保万无一失,我倒是有一个主意。”

“李大侠请讲。”

“我和天赐留在城中,化装成普通百姓,唐军进城之后,如若不越雷池尚可,若是屠戮百姓,我们便去寻那太子的不痛快。等昆明县城干戈落定,我们便去寻你们汇合。”

“李大侠心怀南诏百姓,兄弟不知道如何报答才好。”凤迦异深施以礼。

“谈什么报答不报道,蒋灵儿和韦雪姑娘还需要王子照顾。”

“好!一言为定!”凤迦异和乐山击掌为誓,接着命人展开南诏地图指给乐山和天赐看,说道:“我军此去会先取道垅圩图山再至羊苴咩城。垅圩图山是我蒙舍诏的旧都所在,父王命我召集旧部共同御唐,我便在这垅圩图山城中等两位兄台。”

众人商议完毕,乐山和天赐分头回去。蒋灵儿的伤还没有好,只能跟着大部队撤离,韦雪也对蒋灵儿受伤心怀愧疚,便也只能随行照顾。南诏军很快集结完毕,择一月黑风高之夜悉数撤离。第二日唐军探子便发现昆明县城四门洞开,在确定不是陷阱之后,大唐的军队很快便浩浩荡荡的进了城。

乐山和天赐一直躲在暗中观察,太子李亨的队伍也随即迁入了昆明县城的都督府。可能是因为太子坐镇城中的缘故,唐军确实不若之前那般放肆,虽然也有零星的抢掠,但杀戮始终没有发生。太子是聪慧之人,他知道一旦自己下令屠城,那么之后南诏任何的一座城池都会宁可战死到最后一人,也不可能再投降大唐。但唐军似乎也没有善罢甘休的意思,休整辎重之后,还要继续追击。

蛰伏了几天,乐山和天赐见昆明县城百姓无虞,便赶在唐军大队人马开拔之前,启程去追赶凤迦异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