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瀛海洲(第2页)
美妇人又是愣了一下,继而堆笑答道:“看各位并不像武当弟子,我也不知道你们口中的瀛海洲主人是何人。”
“吾等是受武当如松道长所托,有些要紧的话带给前辈。事关二十年前的青城山的旧事,还望前辈不要推诿。”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各位不请自来,已是无礼,还是请回吧。”美妇人一味推脱,转身竟欲离去。
众人见势不妙纷纷向前,韦雪的一柄宝剑一瞬间已经架在了美妇的脖子上。
“手下留情,手下留情。”众人正欲发难,内堂已然走出了一个人,看年纪看在五、六旬之间,却精神矍铄。看衣着,宽衣大袖、散发洒鞋,颇为异类。身后跟着一众丫鬟,除了刚才去报信的几个,还多了些手持兵刃的年轻女子。
“阁下可是瀛海洲主人?”乐山一拱手,同时示意韦雪把剑放下。
“在下正是赵无极。”
“阁下真是赵老前辈?”眼前居然就是瀛海洲主人,虽然这是大家都想要的答案,但是如此接近的时候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刚刚听见各位说受如松道长所托,那就是故人,何必兵刃相见?”
众人赶紧追问道:“赵老前辈,我们此行是想向您请教青城之宝和当年托镖赵归真一事。”
“噢?”赵无极脸色一变,但随即又恢复了常态道:“武当到此,千里迢迢,各位风尘仆仆,还是略作休息,我们再从长计议。不如先到在下的会客堂稍坐,品一品我们地道的滇红茶,再慢慢说。”赵无极一摆手,示意各位跟随他穿堂过室,韦雪也随即放开了中年美妇,众人一起跟随着走出正堂。
一路穿过几道雕梁画栋的回廊,两旁尽是樱花盛开,时令已出七月,这里却是凉爽如春,不是江南,胜似江南。随即来到一座偏厅,比刚刚的正堂多了一些古朴,厅内尽是古玩字画,韦雪细细看了看,都是名家大事之作。主座背后,是顾恺之的《庐山图》。左右两侧的墙上分别挂着陆探微的书法和王羲之的《长风贴》。其余人等并不识得,韦雪却看的出神,很多作品只听阿爷说过,并未见过真迹,没想到在西南边陲的世外桃源,却能一睹真容。
各人刚刚坐下,又一批丫鬟在美妇人的带领下已经奉茶上来,赵无极冲她使了眼色,丫鬟们纷纷退下,只留美妇人在一旁服侍。赵无极没有直接回答乐山的问题,举起茶碗示意道:“不知各位是如何找到此处?”
乐山将经过如实相告,只是留了个心眼,突然反问赵无极:“赵老郎君又是如何来到这人间仙境?”
“咳,我也是早年机缘巧合,这里与世无争,清新安静,就住下不愿走了。”赵无极干笑了两声,掩饰着尴尬,似有难言之隐。
“这些女孩子也是您带过来的?”
“都是些流离失所、无父无母的孩子,我带她们到这,也算能够衣食无忧。”
“赵老郎君真是宅心仁厚,不知可否将当年之事告知?”乐山言归正传。
“各位尚未告知赵某,你们所问何事。”
“二十年前通威镖局托镖一事!”
“各位为何要打听此事啊?”
“最近江湖中因一件‘青城之宝’掀起了不少血雨腥风,我是在办案之中牵扯进来,其他几位也各有缘故。所以我们一路探寻,想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以阻止更多无谓的杀戮。”乐山总觉得这个‘赵无极’古古怪怪的,所以也没有一股脑托出所有实情。
“当真如此,柳如松应该已经告诉你们事情的原委了啊,何须再到我这里来问?”
“柳如松?你是说武当掌门?”
“你们口口声声说是武当老道让你们来的,却怎不知他在出家之前的本姓柳。”
“原来如松老道姓柳,却给自己的道号起名如松。这柳树水性杨花,又怎会有松柏的高洁品质,可见其虚伪。”韦雪忍不住讽刺了一句。
“不瞒前辈说,我们去拜访如松道长也是为了查探青城之宝的真相,和武当掌门确实不熟。如松道长还未及道出实情,已然仙逝,不过他老人家临走之前还是把前辈的线索告诉了我们,否则我们也找不到这里。”
“柳如松已经死了?”赵无极沉吟了一下,“这个嘛,那是二十多年以前……”赵无极又停顿了一下,“大家用茶,用茶,这是我瀛海山庄特制的滇红花茶,用这罗伽湖水冲泡,沾着佐料味道更加,各位不妨尝尝与外界的茶水有何不同。”一边说着一边捻了一撮碟子中的佐料放在茶水之中饮用。
“没想到南诏现在也饮茶成风。”韦雪把茶盏放到鼻子近前闻了一闻,一股幽香扑面而来,竟比自己在长安饮用的上品还要更佳。
“开元之前,江南人好茶,但北人尚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皆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近年,又有竟陵人陆羽著《茶论》,谈茶品水,广润色之,引为风靡。南诏虽与大唐征战,但对大唐开化之物,一向趋之若鹜,茶虽是本地的茶,道却是大唐的道。”
赵无极不紧不慢的和韦雪论起了茶道,乐山心中有些着急,举起杯打算一饮而尽。
“不能喝!”史天赐却突然跃起呵道,一个巴掌打在了乐山手上。
话音刚落,乐山手中的茶杯已经掉在地上。赵无极脸色大变,拍案而起。“臭小子,眼力毒的很,可惜已经晚了!”说话之间,五六个手持刀剑的女子已从幕后转了出来,将众人围在中央。韦雪、乐山都正待发作,赵无极手掌一按椅子手柄上的机关,只听咔嚓一声,从大厅的正上方落下了一张大网,没等几人拔刀抵抗,已经被罩在了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