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东山镇(第2页)
金锏人在紫阳宫已经见识过乐山的武功,知道自己一时半会并没有取胜的把握,权衡之后,狠狠的丢下一句话,“好小子,我们后会有期!”而后弃二人飞身离去。
乐山确定他离远之后,转过身看着地上的黑衣人,随即从怀里掏出一小瓶金创药扔到他的怀里。黑衣人接过药,咬了咬牙,抬头瞪着乐山,“不要假惺惺的演戏,我不会告诉你任何事情。”
乐山开始佩服眼前这个人的骨气,这个时代尔虞我诈,利欲熏心,一伙贼人当中能有如此视死如归的之辈真是难能可贵。
乐山没有再多说什么,他同样没有时间可以浪费,现在回头去追刚才四散逃去的那些黑衣人还有没有线索已经不确定,耽误一刻,就少了一份希望。乐山转身正要离开,那黑衣人突然说道:“我也不能让你白救我一命,我送你两个字,秃鹫。”说罢拔腿消失在树林中,留下乐山愣在原地,秃鹫,是个暗号,还是首领的名字?
顾不得多想,乐山继续追踪,一路上又发现几具黑衣人的尸体,有些似被金锏所伤,有些却象是自相残杀。这个组织就象壁虎,有危险的时候不惜舍去身体的某部分保全自己,乐山看得啧啧称奇,但也失了线索,第二天,来到了东山镇。
东山镇距离江宁城二十里,东汉时候就已建制,是一座幽静的古镇。乐山偶尔巡查办案也曾来过这里,如今失去了线索之后,不如先去拜访故人探探消息。
这东山镇西,有一座牛头山,山上有一座幽栖寺。乐山曾帮该寺庙解决过几庄偷盗的案子,便与主持慧忠结识。
幽栖寺乃百年前牛头派的创始人法融大师与贞观年间所建,禅宗四祖道信都曾往付顿教法门,到了慧忠禅师,已经是第六代。
幽栖寺一度也曾香火鼎盛,但这慧忠禅师好闭关修行,不善寺庙经营,近些年却是冷清了不少。
“李大人来了!”乐山赶得巧,慧忠禅师刚刚结束闭关,便出来迎接。
“大师,许久不见,可都安好?”
“都好,都好,李大人可好。”
“都好,就是案子多了些。”
“案子多了可不好!”慧忠禅师把乐山迎进了斋堂。
“幽栖寺都平安无事吧?”乐山边走边说道,“最近润扬、江宁一带可都不太平。”
“无事,无事,佛门清净。”二人来到禅房坐下,慧忠让小和尚沏来了茶水。
“没有再发生窃盗之事嘛?”
“说来惭愧,往昔幽栖寺香火鼎盛,朝廷颇为器重,授了不少田地,侵占了周遭百姓的田产,这才引来嫉恨。到了我这,清净了许多,麻烦也就少了。”
“别的寺庙都巴不得香火不绝,大师却清静无为、恬淡自若,真是襟怀洒落,在下佩服。”
“烦恼本无,不须用除。李大人若觉得烦忧的时候,也可到幽栖寺来清净几天,烦恼自然就除了。”
“菩提本有,不须用守。那大师何不多出去走走,又何须整日闭关潜修?”
“哈哈哈,李施主用我牛头宗的法门驳我牛头宗的法门,慧根深种,不如考虑一下入我佛门中来?”
“我还有太多东西放不下,大师还是饶了我吧?”
“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
乐山听不懂,摇了摇头。
“道遍无情,无情成佛。”慧忠禅师换了一种说法。
“我可做不到大师的修为,也做不到无情。”
“有些能了之智,亦如梦心,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亦如梦如幻。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即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
“大师,您多说两句,我就听不懂了,还说什么慧根。”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施主不必澄心观行,而只须任心而行。”
“任心而行。”这句话倒是说到了乐山的心里,略微一走神,咳嗽了几声。
“我看李施主气色不太好,可否让老衲替你把把脉?”
乐山被胖子的剑气伤了肋骨,又在茅山吸了天狼烟,这几日确实觉得身体不适,便把手递给了慧忠禅师。
慧忠禅师的两个手指搭在乐山的手腕上,立刻有一股暖意传来,少顷,禅师点点头说道:
“施主似有内伤,亦有中毒之像,不过症状甚微,因无大碍。”慧忠禅师站起身来说道,“你等一等,我去去就来。”
乐山好奇慧忠禅师要做什么,不一会大师已经回来,手里拿着一个小纸包。
“贫僧送你一副钟山白胶,这是我牛头祖师传下的秘方,可颐精养气、清热解毒。”
“乐山受之有愧。”乐山起身,双手接过,纸包虽小,里面却沉甸甸的。
“多亏李大人尽心破案,才还了本寺僧众的清白,老衲一直不知如何报答,略表薄意。”
“多谢大师,却之不恭。”
“每次掰一小块,用温水泡开,这一饼可服食半月,或可助李施主身体痊愈。”
“大师仁心妙手,定然效如桴鼓、药到病除。”
“四大皆空,三毒难除。”
“何为四大,三毒又是什么?”
“地、水、火、风为四大,皮毛筋骨为地、血精涕沫为水、暖气为火,呼吸为风,四大是身病。”
“贪爱五欲,瞋恚无忍,愚痴无明,是为三毒,三毒是心病。”
“世间一切苦厄、疾病皆由心起,不必过于执着。”
“多谢大师指点迷津!”
“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事迹既有相,违相顺故,生爱恶情等;情生则诸苦所系,梦作梦受,何损何益!”慧忠禅师却好像来了兴致,一心想要点化乐山似的。
“受教了!大师,您这平安无事,我就放心了,下次再来听您教化。”乐山见在幽栖寺也打听不到什么消息,便起身想要走,却被慧忠拦住。
“这几年,本寺香火不如从前,难得李大人时常惦记,老僧感激不尽。李大人不如在本寺住上一晚,明日早课后再走如何?”
“大师潜修佛法,让我想起曾经的一位师兄。”每次看到慧忠禅师,乐山脑海里总是会浮现起圆敬的影子,“可惜今日公务在身,恕乐山不能从命。”
见乐山执意要走,慧忠也不便挽留,要亲自送乐山下山。
“天色不早了,大师请留步。”乐山不等慧忠反应,已经健步离去,只留下禅师在山门前目送他的背影,口中默念:“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