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棋子
韦见素的宅邸位于平康坊中,这平康坊可是长安城中数一数二,风流薮泽的地方,韦见素的政敌李林甫的大宅也坐落在这里。平康坊的西北面紧邻皇城,西面与务本坊相望,那里有国子监和孔庙太学,东邻东市,北与崇仁坊春明大道相隔,南面的宣阳坊住着新贵杨国忠和虢国夫人。有趣的是,此坊入北门东回有三曲,称南曲(前曲)、中曲、北曲(循坊墙一曲),为诸伎聚集之地。北曲彩楼高耸立、中曲独门独院、南曲霄台林立。宰相,贵戚,诗人,歌妓,士子,侠少,灼灼其华,蜂屯蚁聚,便是半个盛唐。
此时韦宅大小姐的厢房里,当朝工部侍郎、尚书右丞韦见素正在和大女儿韦晴聊家常。刚刚过完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在为新一年的家务做着准备,然而这对父女谈论的显然不是这些问题。
“阿爷,最近青城的事情有什么进展嘛?”
“派出去的人四处查探了,都没有那个龙梦云的下落。”
“有三、四个月了吧。”
“嗯,最后只在灵州见过他,便销声匿迹了。”韦见素无奈地点点头,神情中有一丝的不安。
“其实您不是说过,目的就是让这个东西消失,我们都找不到,也没人找的到,阿爷何必忧心。”
“此言差已,此物消失就必须消失的干干净净,连同知道此中秘密的人都必须彻底的消失。”韦见素摇摇头,沉吟道,“失落在江湖之中总是心头大患。”
“此物干系如此重大,难怪阿爷始终不愿意告诉我这青城之宝到底是什么东西。”
“嗯,阿爷知道晴儿想为阿爷分忧,但有些事情,知道了未必是好事。”
“晴儿明白,但是找不到龙梦云,该如何是好,看到阿爷日夜焦虑,晴儿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出去为您寻找,为您分忧。”
“晴儿的智慧已经超过很多男子,阿爷已经很心慰了。”
“阿爷特意来女儿闺房,是不是有事吩咐?”韦晴冰雪聪明,更是了解自己阿爷的性子。
“柴房那个小杂役,他们说是你弄回来的?”
“他只是女儿在街上捡来的一个小叫花子,阿爷怎会问起这个?”
“那天你妹妹无意之间和他打斗的时候,我正好和老二在院子里,老二说他有些武功底子。”
“竟有此等事?”
“来历不明,还会武功,可不要留什么后患。”
“女儿知道了,这就叫人去料理干净!”
“你妹妹呢?”
“她去独孤驸马府找静乐公主玩去了。”
韦见素沉吟了一声没有继续往下说。
韦晴见父亲面色不好,又问道:“我看阿爷气色不是很好,是不是朝堂上又受了李林甫的挤兑?”
“这李林甫忒的猖狂,仗着圣人宠信,专横跋扈。从前还有张九龄宰相与其分庭抗礼,自从张宰被黜之后,李林甫更是只手遮天。”韦见素手拍桌子,站了起来。
“为父好不容易和礼部尚书沈既济一起劝说圣人下诏,令四海之内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全部汇集到京师参加朝廷选拔,重现贞观盛世。却不料这李林甫心胸狭窄,妒贤嫉能,怕天下有志之士当着圣人揭他的短,把选拔人才之事揽在了自己身上。”
“由他去选,自然是没有人能够面圣了。”
“他对前来应试的人才故意刁难,把诗词歌赋等统统过了一遍,筛选下来,竟然没有一个人中选。不仅如此,李林甫还将此事向皇帝上报,并向圣人道贺,声称‘野无遗贤’。
“女儿愚钝,何为‘野无遗贤’?”
“就是说当今万岁已经把全天下的能人志士都网罗到了朝中,在民间已经没有一个人才了。”韦见素越说越气,声音已经有些微微发抖了。
“这批人当中是否真有人才?”
“当然有不少,为父粗略看过的诗书文章里,就有好些颇有见地,假以时日,必成国之栋梁,可惜,可惜……现在他们的诗书文章只能拿去给你的小妹妹玩赏了。”
“这样下去,李林甫岂不是更加为所欲为,之前我听说他连太子都敢弹劾......”
“为父担心这样下去,不仅为父的身家堪忧,大唐的国运也会蒙尘。”韦见素手撵长髯缓缓的说道,“阿爷与李林甫不睦,这斯得圣宠,太子都不放在眼里。”
“阿爷自小便跟着圣人,平韦后之乱、诛太平一党都有阿爷的汗马功劳,圣人最是信任阿爷,阿爷何惧那哥奴。”
“休要胡言,李相的小名是你叫的嘛?”韦见素制止了女儿,接着说道,“你不了解我们这位圣人,不要说我们这些臣子,就是当年与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他都不放心。如今阿爷若欲与李林甫制衡,必须在朝堂内外合纵连横。”
“阿爷的意思是?”
“朝中多是趋炎附势之辈,除了阿爷和几位老臣,其余都站在李林甫那边,如今只能联合藩镇。”
“据女儿所知,现在各藩镇的节度使都是些胡人,素来与阿爷并无交往,要如何与他们联手?”
“晴儿所言不错,如今藩镇尽是些胡人,也是拜那李林甫所赐。想那开元之初,御边的都是些忠厚名将,郭知运,张手珪,牛仙客,王忠嗣,各个都是出可为帅,入可为相之材。可正是这些人让没有边功的李林甫感到了威胁,所以他建言皇帝让出身外族,却又不识字的胡人担任边将,所谓‘以夷治夷’。这些人即便立了战功得到皇帝赏识,但是孤立无党,目不识丁,也不怕他们威胁到自己宰相的位子。”
“阿爷既如此说,那么这些莽夫之中有值得阿爷结交之人?”
“如今确有一人。”
“是何人?”
“此人名叫安禄山,是粟特族,幽州刺史张守珪的义子。骁勇善战,屡建功勋,这几年颇得圣人喜爱,领平范阳节度使、河北采访、平卢军使于一身,步步高升、炙手可热。”
“女儿听说过此人,最近坊间传闻,他比当今贵妃年长了十几岁,却认贵妃为养母,只为了更得皇帝的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