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蜀汉易帜归夏
子午谷的硝烟尚未散尽,钟会的大军已如黑云般再次压境。
"报——!魏军前锋已过米仓道,距剑阁不足五十里!"
赵云银枪拄地,白发在风中飞扬。老将军眯眼望向北方蜿蜒的山道,那里尘土飞扬,魏军的黑色旌旗如毒蛇吐信,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钟会小儿,倒是执着。"赵云冷笑一声,转头对副将道,"传令下去,按第三策行事。"
所谓"第三策",乃是庞统临行前所授——魏军若再攻,则弃守第一道隘口,诱敌深入。剑阁地势险要,山道狭窄处仅容两马并行,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
当夜,魏军果然占据空营。钟会高坐帐中,抚掌大笑:"赵云老矣,不敢迎战!"谋士杜预却眉头紧锁:"将军,夏军撤退时营灶不减,旗帜不乱,恐有诈。"
钟会不以为然,下令继续进军。谁知次日黎明,魏军刚入峡谷,忽听山顶一声鼓响,无数滚石檑木轰然砸下!
"放箭!"赵云立于高处,白袍猎猎。早已埋伏多时的夏军弓弩手万箭齐发,特制的"火鸦箭"带着刺耳的尖啸划破晨雾。这些箭矢尾部装有竹哨,飞行时发出骇人声响,箭簇更浸了交州特产的猛火油,触物即燃。
魏军顿时大乱。狭窄的山道上,人马相踏,黑烟滚滚中,钟会的帅旗被一箭射断。
"撤!快撤!"杜预护着钟会向后突围。行至谷口,却见一队铁骑拦住去路——正是高顺的陷阵营!这些精锐人人身披重甲,连战马都覆着铁面,如同一堵移动的铁墙压来。
钟会面如土色,若非亲兵拼死相护,几乎被高顺一枪挑于马下。此战魏军折损过半,不得不退守汉中。
---
当剑阁战报传至成都,黄皓正在宫中与谯周对弈。
"姜维勾结夏贼,其心可诛!"黄皓捏碎一枚黑子,阴鸷的目光扫向殿外,"是时候请陛下'移驾'了。"
是夜三更,一队禁军突然包围皇宫。黄皓手持"圣旨",宣称夏军将至,要护送刘禅南逃。年少的蜀汉皇帝茫然无措,正要登车,忽听宫墙外杀声震天!
"诛奸佞,迎王师!"
只见一队羽林军杀入,为首者竟是尚书令樊建!原来姜维早密信朝中忠臣,要他们提防黄皓挟持天子。
"逆贼休走!"樊建一剑刺穿禁军队长咽喉。混战中,谯周被乱箭射成刺猬,黄皓却趁乱挟持刘禅退入密室。
"陛下勿惊,"黄皓阴笑着掏出一卷帛书,"只要盖上玉玺,您就是大魏的蜀王..."话音未落,密室暗门突然洞开,寒光闪过——御前侍卫长张嶷的刀锋已抵在黄皓喉间!
"你这阉狗,也配碰玉玺?"
原来张嶷早就在密道埋伏多时。随着黄皓伏诛,成都的权贵清洗终于落下帷幕。拂晓时分,樊建捧着蜀汉玉玺登上城楼,向城外出现的夏军旗帜缓缓跪下...
---
暴雨冲刷着永昌至越儁的崎岖山路,张任亲自督运的十万石粮队正在泥泞中艰难前行。军粮车上覆盖着厚实的油布,每辆车上都插着"赈"字红旗——这是庞统特意交代的标识,以防沿途关隘误判为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