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罗马鹰旗东窥(第2页)
“该死的风暴……该死的季风……”大副,一个满脸横肉、曾在埃及舰队服役过的希腊人,低声咒骂着,他粗糙的手指在羊皮海图上焦躁地移动,“马可尼大人,马六甲的风暴带比传说中还要凶险十倍!我们偏离得太远了!补给……淡水快见底了,划桨的牲口昨天又死了六个,再这样下去……”
“闭嘴,狄奥尼索斯!”马可尼粗暴地打断他,灰眼睛里燃烧着近乎偏执的火焰,那是对东方财富的贪婪,也是对自身荣耀的孤注一掷,“风暴?那是朱庇特在考验我们的勇气!缺水?让那些奴隶再节省!死人?把他们丢下海喂鱼!想想亚历山大港元老们的承诺!想想定海城里的‘海之泪’和‘神之路径’!想想那堆积如山的黄金和香料!那足以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罗马的贵族!”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煽动性的狂热,试图重新点燃这支疲惫之师心底的贪婪之火。“我们带着橄榄油和玻璃器皿,带着罗马的友谊与力量而来!那东方的城主,只要见识到我们方盾和短剑的锋芒,见识到我们蝎弩的威力,”他指了指船艏和船艉那几架用油布覆盖、闪烁着金属寒光的弩炮,“他们就会像所有被征服的蛮族一样,匍匐在地,献上他们的珍宝!这是诸神赐予我们的使命!”
狄奥尼索斯看着马可尼眼中近乎疯狂的执念,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更悲观的话咽了回去。他默默地望向东方,那片被风暴蹂躏后显得异常平静、却更加深不可测的海域。远方,海天相接之处,一片模糊的、深绿色的海岸线轮廓,如同蛰伏的巨兽,渐渐浮现在视野的尽头。未知的定海城,就在那片深绿之后。舰队在沉默中,拖着疲惫的身躯,怀着各自的心思,朝着那传说之地,义无反顾地驶去。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万里之外的定海城,沐浴在南海特有的、湿润而明亮的晨光之中。咸鲜的海风拂过坚固得超乎想象的灰色城墙,城头那面巨大的、绣着狰狞睚眦图腾的“甘”字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猛兽的低吼。
港口内桅杆林立,帆影如云。巨大的福船、灵巧的走舸井然有序地停泊在用灰色“神之路径”(水泥)浇筑的宽阔码头上。码头上人流如织,搬运货物的号子声、商贩的吆喝声、船板撞击的钝响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机的晨曲。远处,格物院高大的烟囱里,几缕青烟袅袅升起,那是新一批玻璃器皿正在窑炉中淬炼成形。
城中心,戒备森严的将军府邸内,气氛却与外界的喧嚣截然不同。
甘宁端坐于主位,一身玄色劲装,外罩精炼的鱼鳞细甲,未戴头盔,任由几缕桀骜不驯的黑发垂落额角。他面前的巨大木案上,摊开的不是寻常的竹简或帛书,而是一幅幅线条精确、标注详尽的图纸——港口扩建的布局、新型海鹘战船的龙骨结构、猛火油柜喷射装置的改良草图……阳光透过高大的木窗棂,照亮了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和那双锐利如鹰隼般的眼睛。此刻,这双眼睛里正跳跃着专注而兴奋的光芒,手指快速地在图纸上划过,与坐在下首的徐庶激烈地讨论着。
“元直先生请看此处,”甘宁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对技艺本身的纯粹热忱,“若将投石机的绞盘轴承换成格物院新淬的钢件,再配合这加了配重箱的设计,射程起码能再增三十步!霹雳火球的威力,也能更上一层楼!”他手指重重地点在图纸的一个关键节点上,仿佛已经听到了巨石破空的呼啸。
徐庶,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衫,面容清癯,眼神却深邃如古井。他捋着颔下短须,沉吟道:“兴霸将军此计甚妙。钢件坚韧,确能承受更大扭力。然则,造价不菲,且新工艺良品率尚低。当务之急,还是应确保现有城防火力,尤其是港口外围十二处预设霹雳火球阵地与猛火油柜的覆盖无虞。”他指尖轻轻点在另一张详尽的城防图上,那里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符号和射程弧线。“海防无小事,一丝疏漏,便是滔天之祸。”
“先生老成谋国,宁受教。”甘宁爽朗一笑,眼中锐气不减,却也认同徐庶的稳健。他随即转向侍立一旁的甘瑰,自己那英气勃勃的儿子,“瑰儿,前日让你督造的‘镇海营’新配藤牌与短刃,可曾分发到位?操演如何?”
甘瑰立刻挺直了腰板,声音洪亮如金铁交鸣:“禀父亲!三百面新牌,五百柄利刃,昨日已尽数配发!镇海营将士日夜操演‘登船跳帮’与‘结阵御矢’之法,士气高昂!只等父亲一声令下,必叫任何敢犯之敌,有来无回!”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与父亲如出一辙的勇烈和初生牛犊的锐气。
另一侧,一直沉默如山的句扶,身披重甲,像一尊铁塔般矗立着。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金铁摩擦般的质感:“将军,了望塔……西南偏角,视野略有遮蔽。末将建议,增设一处暗哨于礁石群后的望楼。”
甘宁与徐庶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赞许。句扶素来寡言,但于城防细节,观察之敏锐无人能及。甘宁大手一挥:“好!句扶,此事由你即刻去办!要快,要隐蔽!元直先生总说防患于未然,此言大善!”
厅堂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高效的务实气息。将军、谋士、勇将、少帅,心思皆系于这南海明珠的安危之上,将这座用智慧与汗水浇筑的坚城,打磨得更加无懈可击。图纸上的线条,演武场上的呼喝,了望塔上的目光,共同构筑着定海城无形的、却比水泥城墙更为坚韧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