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他的心思竟是如此(第2页)
若不是追求超越杨建设,至少也得与他持平,否则在梁欢面前如何有底气?娄晓娥内心充满无奈,却又无法诉说。
饭桌上气氛融洽,冉老师继续为梁欢、小乐乐和娄晓娥授课,老妇人也安心旁听。
这篇经典文章曾深深影响过当时的人们,就连聋老太太也曾研习过,如今重听,竟品味出别样滋味。
杨建设主动收拾碗筷后,悄然加入他们的讨论,并在冉秋叶老师的引导下,结合生活实际将教员的思想融入其中。
他并非要求大家完全遵从,只希望他们在交谈时能自然引用教员的经典语录。
这种观念一旦形成,未来即便局势变化,杨建设也能确保家人安泰。
他正在塑造一种形象——即全家都是教员思想的坚定追随者,传播范围越大越好。
杨建设深信教员的思想将引领华夏走向辉煌,而自己的加入也让冉秋叶的教学轻松许多。
她意识到杨建设的知识远超自己,但对方依旧谦逊地坐在一旁聆听,这更让她自惭形秽。
什么是做人的品格?
答案就在眼前!
何为对知识的敬重?
答案亦在此!
冉秋心中暗想:
“今晚回家后,一定要向父亲讨教一番。”
这哪里是在启蒙孩子?
分明是一场学术探讨!
冉秋叶老师自感收获颇丰。
杨建设话语虽少,
却总能另辟蹊径,
令她恍然大悟。
越学越觉欢喜,
谁能想到教员的经典竟如此深奥。
时光匆匆流逝,
不知不觉已过一小时。
冉秋叶依依不舍,
第一次希望时间能够停驻。
不仅是梁欢、乐乐、娄晓娥在学习,
自己同样受益匪浅。
但时间终究到了。
即便她是杨建设聘请的家庭教师,
也不便深夜久留陌生人家中。
杨建设骑三轮车载娄晓娥归家,
顺带陪冉秋叶走了一段。
刚出门口便见许大茂热情邀刘海中与闫埠贵饮酒。
杨建设心下疑惑:
“许大茂为何主动请这两人喝酒?”
“莫非又在密谋什么?”
但这与己无关。
只要对方不来招惹自己,
何必多管闲事?
送冉秋叶回程途中,
她仍感慨连连:
“杨科长,许大茂真是个好人啊。”
“若非他,我怎会知晓傻柱与秦寡妇之事。”
杨建设与娄晓娥相视一笑。
娄晓娥劝道:
“冉老师,您最好离许大茂远些,他绝非善类。”
“啊?!”
冉秋叶惊愕地看着娄晓娥。
娄晓娥平静回应:
“我是许大茂前妻,深知他的品性。”
“他帮你是因记恨傻柱。”
“当年傻柱曾让他断子绝孙。”
“许大茂决不允许傻柱接近姑娘。”
“不管谁要跟傻柱相亲,他都会反对。”
“嘶!”
冉秋叶倒吸一口凉气。
竟有这样的说法?
杨建设也说道:“小娥姐说得对。”
“你每天来我家教课,只要表面过得去就好。”
“最好别多管闲事。”
冉秋叶突然感到一阵寒意。
她原以为许大茂是个好人。
万万没想到,
他的心思竟是如此。
帮她是顺便,
**实际上另有目的。
杨建设接着说:
“我们学的那篇文章,现在正好适用。”
“谁能成为我们的敌人,谁能成为朋友?”
“始终是我们必须清楚的重要问题。”
冉秋叶不由自主地点头。
她忽然意识到,
杨科长选的这篇文章非常实用。
开头的第一句,
可以当作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
敌人和朋友只是比喻,
换成有利或不利也完全适用。
冉老师陷入深思。
很快,她到家了。
杨建设送冉秋叶回家后,
还要送娄晓娥回去。
娄晓娥问:
“建设,我对许大茂有所了解。”
“他没事不会请人吃饭的。”
“这人很自私。”
“哪怕自己的玉米粥坏了,宁愿扔掉,也不愿帮助别人。”
“更别说请客了!”
“许大茂是不是又在打什么坏主意?”
杨建设笑道:
“小娥姐的意思我明白,你是说许大茂一献殷勤就有问题?”
娄晓娥毫不掩饰地说:
“对,我就是这么认为的!”
杨建设哈哈一笑:
“放心吧。”
“我已经知道他想干什么了。”
娄晓娥急切地问:
“许大茂到底想做什么?”
杨建设解释道:
“你刚才说过了,许大茂一向自私。”
“平时都不请人吃饭。”
“此事必定与刘海中和闫埠贵有关。”
“刘海中是轧钢厂的高级技工,而闫埠贵则是学校教师。”
“这事显然不是厂子里的事,因为闫埠贵难以提供帮助。”
“那剩下的只能是四合院内的事务了。”
娄晓娥下意识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