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采薇 作品
第334章 长安奇缘:钟秀娘与苟秋生的不解之缘
话说唐朝一凤年间,杭州城内有个名叫钟世成的商人,年逾五旬,妻子早逝,留下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大女儿梅娘已为人妇,二女儿秀娘正值豆蔻年华,待字闺中。一日,钟世成决定前往长安经商,但又放心不下秀娘独自在家,便索性带着她一同上路。
路途遥远且江湖险恶,钟世成让秀娘女扮男装,取名钟二郎,对外称是自己的儿子。父女二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长安城,在郊外租下一间简陋的民房。
缘分天注定,他们的隔壁住着一位名叫苟秋生的年轻货郎,也是从杭州远道而来。苟秋生年方二九,父母双亡,孤身闯荡江湖,却为人忠厚、热情好客。得知钟世成父子也是杭州人,他便带着父女二人游遍长安,熟悉环境。
不久后,钟世成在城内租下一间门面,开始经商。苟秋生与钟家的生意都做得红红火火,彼此间也常互相照应。然而,好景不长,钟世成突患重病,撒手人寰。秀娘身无分文,只好将父亲的遗体暂存于义庄。
苟秋生见钟二郎孤苦无依,便提议结为异姓兄弟,共同支撑店面。秀娘感激涕零,见苟秋生忠厚老实,便答应了。自此,苟秋生与钟二郎以兄弟相称,共同经营生意。
时光荏苒,秀娘租住的民房被房东收回。苟秋生便邀请她与自己同住,以节省开支。秀娘虽与苟秋生同室而居,但睡觉从不解衣,只称年幼时染过风寒,不敢受凉。苟秋生信以为真,从未起疑。
平日里,秀娘在店中看店,苟秋生则外出采买货物、寻找买主。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有这么一对老实厚道的兄弟做生意,都愿意光顾。五年间,两人积攒了上千两银子。
转眼间,年关将至,秀娘想带着父亲的遗体返乡安葬。苟秋生得知后大为赞同,表示愿陪兄弟一起返乡,并拿出五百多两银子分给秀娘。秀娘坚辞不受,说若不是苟秋生出手相助,自己早已饿死街头。苟秋生却坚持说,这些银两是兄弟该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