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老牛救主
话说大宋治平二年,在那太行山脚,隐匿着一座名为风门村的小村落。此村藏于峡谷腹地,四季风声呼啸,由此得名。在村南头,廖有昌一家过着平凡的日子,廖有昌乃是一介樵夫,后来娶了邻镇温婉的温氏为妻。次年,温氏诞下一子,廖有昌爱如珍宝,取名廖大郎。
大郎三岁那年,随父赶集,偶遇一小牛犊狂奔而来,身后屠夫持刀紧追,欲取其性命。大郎初见牛犊,心生怜悯,央求父亲买下。廖有昌心想,有了牛犊,既可助他担柴,又能多挣银两,于是救下牛犊。自此,大郎日日放牛,父亲砍柴,母亲操持家务,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然而,世事无常,大郎五岁那年,父母相继病逝,留下他与老牛相依为命。乡亲们见状,纷纷伸出援手。大郎心怀感激,常牵牛为乡亲耕地。时光荏苒,转眼间,大郎已十四岁,老牛却步履蹒跚。屠夫欲上门收牛,皆被大郎婉拒。在他心中,老牛早已是亲人,怎忍杀害?
每日,大郎砍柴归来,总不忘割一筐青草,看老牛吃得津津有味,便是他最开心的时刻。那年冬天,寒风凛冽,大郎夜半起身,忽闻敲门声。开门一看,竟是位如花似玉的姑娘,自称阿莲,迷路至此,求借宿一晚。大郎纯朴善良,见姑娘并无恶意,便邀其进屋。家中简陋,仅有一间土坯房,大郎尴尬道:“家中贫寒,若姐姐不嫌弃,便睡屋中,我到柴房将就。”阿莲笑称愿与大郎姐弟相称,共处一室无妨。大郎憨厚,铺好地铺,让阿莲安歇。
夜深人静,大郎梦中忽闻老牛开口:“人有三把真火,真火不灭,鬼神不侵。速在屋东南角点灯,保人心明亮,灯灭则人亡。”大郎惊醒,心中忐忑,点亮油灯置于东南角,心绪稍安。此时,阿莲却浑身颤抖,言及体寒之症,求大郎相拥以暖。大郎年少无知,以为阿莲病痛难忍,便宽衣解带,将其揽入怀中。阿莲见状,欲火中烧,挑逗大郎。东南角的油灯渐弱,终被一阵风吹灭。大郎沉醉其中,猛然惊醒,怀中哪是阿莲,分明是一条巨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