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采薇 作品

三百零七章 白字先生

话说啊,在那古老的书卷里,藏着这么一段趣事。说的是两位书生,杨兄与李弟,比邻而居,自幼同窗,日日相伴于私塾之中,情同手足。时光荏苒,转瞬即到科举之年,两家大人一合计,书不能白读,得让孩子去搏一搏功名。于是,两家凑了些盘缠,让这两位少年带着梦想与希望,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

这两位书生啊,平日里虽不算勤学苦读,但心比天高,都梦想着能一举夺魁,高中状元。可世事难料,京城一试,俩人都铩羽而归,名落孙山。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竟不知何去何从。回家吧,怕乡亲们笑话;不回家吧,又无处可去。思来想去,俩人决定先在外头找个落脚的地儿,暂避风头。

于是,他们来到了一家客栈,夜深人静之时,准备就寝。可当他们脱下衣衫,却发现这客栈的墙上光秃秃的,连个挂钩都没有,衣服无处安放。俩人便开始嘀咕起来:“这客栈也真是的,连个钉子都没有,衣服往哪儿挂呀?”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钉子还未普及,人们通常用木头橛子钉在墙上当挂钩用。

这时,杨书生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问题:“哎,你说这‘橛子’俩字怎么写来着?”李书生一听,也愣住了,俩人挠破头皮也想不起来。杨书生叹了口气:“看来咱俩这学问还不到家啊,连个‘橛子’都不会写,还考什么状元啊!”说罢,俩人吹灭灯,上床睡觉了。

可李书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他突然想到:“橛子是往地里钉的,那不就是一个‘木’字旁,再加一个‘土’字吗?”想到这里,他兴奋地推醒了杨书生:“兄台,我想到了,‘橛子’就是‘木’加‘土’啊!”杨书生一听,也从床上蹦了起来,俩人对视一眼,抱头痛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