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采薇 作品
第213章 兄弟齐心
南宋年间,琼州蒲江之地,张家燕台名扬四海,尤以那耐寒之墨汁着称。张老爷子年事已高,欲将家业传承,按规矩应由大儿子张友善接手。但这张友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终日沉浸在砚台的世界里,与工匠们为伍,缺乏当家人的气质。相比之下,二儿子张友良能说会道,交际广泛,深得老爷子喜爱,被视为当家人的不二人选。
为避免闲话,张老爷子心生一计。一晚,他将两个儿子召至跟前,宣布了一场公平的竞争:各持一方砚台赴京售卖,价高者得家业。张友良心中暗喜,认为这简直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比赛,而张友善则愁眉苦脸,他对做砚台以外的世界一无所知。但父命难违,他只得踏上征程。
张友良快马加鞭抵达京城,却并未急于售砚,而是直奔城中奢华的“聚宝阁”。这里富商云集,他经过几日探查,锁定了目标——丝绸富商李天成,此人酷爱书法,收藏颇丰。张友良费尽心思接近李天成,终于在一个凉亭内,借助砚台神奇的耐寒特性,成功吸引了李天成的注意。一番吹嘘之下,这砚台竟以一千两的高价成交,张友良心花怒放,以为当家人之位已稳坐钓鱼台。
而张友善呢?他在路上将盘缠尽数赠予贫苦百姓,抵达京城时身无分文。幸得一位受助之人介绍,他在朱府谋得一份杂役之职。一日,朱府小少爷落水,张友善不顾严寒,英勇相救,深得朱老太太赏识,被调至老爷书房伺候。原来,这朱府老爷竟是儒学大师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