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畔采薇 作品

第53章 百行孝为先

俗话说得好,时间见证人品,岁月沉淀真情。人心这东西,深似海,不到最后一刻,千万别轻易断定谁好谁坏。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明朝年间,一户王姓人家的故事。

这王家啊,老爷早逝,留下李夫人和三个儿子。大儿子王龙,自小聪明伶俐,满腹经纶;二儿子王明,精明能干,算盘打得啪啪响,家里账本管得井井有条;唯独三儿子王福,憨厚老实,不善言辞,就喜欢扛着锄头下田,和下人们打成一片。有人笑他傻,家里有金山银山还去种地,连他娘都常说,大儿子将来必成大器,二儿子定能富甲一方,至于三儿子嘛,养老是指望不上了。

转眼间,三个儿子都成家立业,各自有了孩子,同住一屋难免有些磕磕绊绊,于是决定分家。家里财产不多,一座豪宅和一群牛,总共就两份,还得再凑一份才行。这时,李夫人站了出来:“孩子们,娘跟田地算一份吧,娘还有点私房钱,娘家陪嫁的东西也不少,早晚得跟着一个儿子过。你们觉得咋样?”三个儿子都没异议。

李夫人心里盘算着,大儿子和二儿子肯定抢着要自己。结果,大儿子王龙开口了:“自古以来,长幼有序,哥哥我先挑。”说完,毫不客气地选了那座豪宅,说什么长子继承祖业,祖宗定的规矩。李夫人心里一沉,希望寄托在了二儿子身上。可二儿子王明也没选她,选了那群牛,算盘打得精,想着牛生牛,利润滚滚来。李夫人再次失望,老三王福自然接了娘和田地。

李夫人还不甘心,问三个儿子有没有意见,大儿子和二儿子都说挺好,没意见。她又问三个儿媳,儿媳们也没异议。大儿媳还补充说,既然娘归了老三,那娘的东西也都归老三,以后娘的生老病死都是老三的事。二儿媳也跟着附和。李夫人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只好问老三。老三憨厚地说:“既然老娘归我,养老送终的事自然归我。”就这样,家分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