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掩盖事实

滴落的泪水中,他没有办法,只能同意以后一别两宽。

他靠在床围,身体似被剜去一大块血肉,鲜血淋漓。

以往他听人说,愁人怨离别,欲语气先咽,他觉得太过脂粉气。

如今等到自己,才知,万千悲痛无法言说。

他以为这次相逢是上天给他恕罪的机会,可其实,早在和离时,他们就已经结束了。

他再也没有任何资格去她身边,也再也没有机会有所牵绊……

他止不住地哽咽,逼着自己接受这样的结局,这样对她是好的,他因此劝诫自己,这一夜,他失去了光亮,也失去了信念……

…………

过了几日,赵琰正常交代府衙里各部主事,等到事情完毕,四下无人时,王主簿凑近道,“大人……下官听说你跟灯师堂的俞姑娘以前是夫妻?……”

赵琰放下手中的书册问,“这事你从何处听说?”

王主簿踌躇一会,其实那日他跟严大人都躲着旁边自然是听见了,以往他是绝不会跟赵琰说这个事的。

可昨日他碰巧有个兄弟带他去了艺楼,里面好些人都在传,所以今日他才想着提醒一下赵琰。

“下官……也是也是无意中听说的……所以想问问大人。”

赵琰追问,“在何处,怎么个无意法?”

“实不相瞒大人,昨日下官跟着自己兄弟去了艺楼,里面的人都在传此事,还有说书先生编成了故事呢。”王主簿赶忙回话。

赵琰停了一下道,“这事是真的,不过我并不想让太多人知道。今日谢王大人告知此事。”

继续又问,“说书人是谁可有他家里住址,版本传得怎样,可有人跟着谣传?”

王主簿这时放下心来到,“是原乡巷的李鬼编的剧目,听说也是几个青楼女子透露的风声。传的倒也不太离奇,只道俞姑娘好福气,前有大人,后有百里公子,不知该如何选择……”

赵琰这时明白了,这哪里是不理奇,只是说书人不敢编排他,所以就将这事都放在了她身上,自古茶余饭后都喜欢听些艳史,这说书人故意这般,就是为了赚上更多钱,引来更多听众。

不只是青楼,再过几日恐怕整个小镇都会传遍,乡下人家那边也会如此,可能速度会更快。

再此之前因为陈橛子的事情,她就已经被人诟病了,如今加上此事,恐怕更是千夫所指。

这世道,人们不会管这女子有没有错,这男子有没有做过。一旦谣言起来,都是‘为何是她,而不是别人’的说辞,自然,死的也是可以说成白的。

如果那日陈橛子的事,不是他亲自待人堵住悠悠之口,如今她恐怕没个安宁。

如今又是扯上他这个男人,众人的猎奇心理恐怕更大,有些还会去深挖她当年在京城的过往,这些都是在她伤口上撒盐。

他倒是不会受到波折,对于男子而已不过是一桩美谈,可对于她,是名誉上永远都会被人说!

他不能让这件事在继续传下去,画棠她就应该被人传扬她的技艺,即便被人讨论也该是她的努力,而不是她与某某男子有过之前的过往,这些都是对她的不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