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学艺
同为女子,心中不免有些同情,见俞画棠一早起来也未吃东西,便拍醒了她。
“俞姑娘,这里有些糕点,不嫌弃的话,用一些吧。无论怎样,身子还是最重要的。”
她年级小,还不知道怎么安慰人。
俞画棠接过道了声谢,吃完后,看着窗外发起了呆。
马车行驶得快,半个时辰就出了城门。
时至暑热,路上行人减少,京城外显得荒凉,杂草在旁边的护城河长着,单飞的大雁时不时叫上几声,分外冷清。
俞画棠开口,“在这里……停一下吧。”
马车停了下来,王需晴不解也跟着她下了马车。
俞画棠在护城河旁边站了一会,突然用力将手中的玉佩扔进了河水中。
“啊,俞姑娘你……”
“咚”的一声,雪白的玉佩随着水波沉入河底,一两只蜻蜓飞转一会,河面再次恢复了平静。
俞画棠看着静静流淌的河水,涩然开了口,“……只是不该存在的东西而已。”
王需晴看着她面色不好,想着扔掉的肯定是让她难受的东西,便也不说话,陪着俞画棠在河边站了一会。
马车继续行驶,这一次再也没有停留,日夜兼程,终于在两个月后到了泉州。
周老大问她需要去亲戚家,还是回自己家,有什么忙他都可以搭把手。
临走时,自己婆子交代,能帮上什么忙就帮,一介孤女也怪可怜。
何况她路费给的多,也不能让人家女子吃亏。
俞画棠原本想着回自己的父母与泉州镇上的李家是有些交情的。
李家爷爷和她爷爷师出同门,自己爷爷去世的早、没有将灯的技艺传下来,只留下几本书。
李家爷爷的花灯手艺是泉州顶好的,她爹之前也在此学艺。
如今不能回堂兄家给他们添麻烦,不如在此拜师。
说了自己的打算后,俞画棠请周老大帮忙看了几处房子,最后选了一处三房院子,价格也公道。
周老大见她所为,吃了一惊,“你不回去堂兄家,你一个女子在这孤苦无依无靠的,万一被人欺负了去怎么办。”
她摇头感谢周老大的好意。
周老大无奈,自己毕竟也是穷苦人家,帮不上什么大忙,最后也告辞离去。
他们走后,俞画棠自己收拾了一会房子,又算了一些银钱,最后拿出些碎银,将几张银票埋在了院中的桂花树下。
天色暗了下来,她孤独落寞地坐在桌旁,将一本手札打开。
这是一本记载泉州花灯技术和花灯种类的书。
其中一页,记载的是泉州花灯的核心“天工灯”的核心技艺。
她的父亲当年也是为了寻求这项灯中的某个机关,出海造访一位大师,在回程中遭了难。
父亲没出事之前,家里卖些灯盏,日子也还好。
她突然想到,京城人只知道洛阳的宫灯精美绝伦,却不知泉州的花灯也是不分伯仲。
如今京城的一切如同黄粱一梦,梦醒自是新生,她也收起了嫁人的心思。
若她将泉州花灯的技艺传承下去,也不算辜负他父亲和祖辈的手艺人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