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小笔 作品

第124章 《原种创世》(第2页)

李昭阳咬碎舌尖,用血绘出《农政全书》的垦田图,农道长河应声卷起炸弹,如巨蟒般撞向活字城墙。爆炸的强光中,城墙崩解成漫天活字,每枚活字都在坠落时发出脆响,却不是金属碰撞声,而是竹简翻动的“沙沙”声——原来城墙内核是用《齐民要术》的竹简碎末压制而成。

血墨光点突然在虚空中重组,柳寒霜的虚影握着狼毫笔出现,笔尖蘸着的不是墨汁,而是融合了甲骨文与量子代码的混合体。她挥笔写下墨家初代巨子的遗训:“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文字遇代码瞬间实体化,化作青铜犁碑,犁头刻着二十四节气,碑身刻满历代农书的精髓,如天柱般插入祭坛中央。

阿史那摩的战吼突然戛然而止,他望着青铜犁碑上的突厥文农事记载,眼神从杀意转为震惊——原来突厥秘史里缺失的农耕篇章,竟完整保存在华夏农书之中。崔文鸢趁机用星舰残骸的激光炮击穿他的图腾旗,旗杆断裂时,掉出的不是狼头图腾,而是半卷《王祯农书》的回鹘文译本。

量子肥液此时已化作清澈的泉水,顺着农道长河灌溉向各个维度。李昭阳摸了摸祭坛上的青铜钺,刃口重新硬化,却多了道血墨刻的“农”字。柳寒霜的虚影消散前,指尖点向他的断指,那里竟长出新的肉芽,肉芽上缠着《汜胜之书》的血墨纹路。

“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崔文鸢的机甲传来提示音,星舰残骸正在自动修复,屏幕上显示着各个时空的农田正在复苏,“看,武周的糖霜火药成了后世的化肥原料,突厥的毒麦穗改良出抗病小麦。”

李昭阳望向青铜犁碑,碑身映出无数画面:河姆渡先民挥汗如雨,唐代农夫在曲辕犁旁休憩,未来的农场里机器人收割着发光的麦穗。他握紧熵镰,镰刃上的“农”字与犁碑共鸣,发出清越的鸣响。

远处,阿史那摩的部族正在收拾帐篷,他们的驼队里多了几袋中原的麦种。崔文鸢哼着《击壤歌》,用星舰残骸的零件拼装出一架古老的耧车。柳寒霜的血墨渗入祭坛土壤,开出第一朵金色的麦穗花,花瓣上凝结的露珠,映着二十四维空间里,无数正在播种的手。

当第一缕量子阳光洒在农道长河上时,李昭阳听见无数时空的农夫同时吆喝,那声音穿过千年万年,化作最质朴的呐喊:“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他知道,这架青铜犁碑种下的,不仅是农作物的种子,更是文明的原种——只要有人愿意弯腰耕种,愿意流汗守望,那么,任何维度的荒芜,终将长成丰饶的麦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