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时间麦芒》(第2页)
柳寒霜的神农骨架终于支撑不住,结晶化的肋骨开始崩裂。她伸手抓住李昭阳,将《汜胜之术》竹简塞进他怀中:\"用灭蝗策里的'以虫治虫'...那些神经突触是连接各个时空农学家的桥梁!\"话音未落,她的身躯碎成万千泥浆,每滴泥浆里都浮着粟米幼苗,在时空乱流中倔强地生长。
崔文鸢的光剑突然黯淡下来,她的半透明身躯正在消散。\"还记得我在敦煌壁画里发现的粟米图腾吗?\"她的指尖划过李昭阳掌心的麦种倒刺,那里竟浮现出莫高窟第220窟的农耕图,\"真正的《兆人本业》不是书,是每个时代农学家刻在骨血里的执念...\"
李昭阳握紧竹简,断指的血滴在\"灭蝗策\"上,竟激活了隐藏的虫纹。那些神经突触突然发出微光,连接成跨越千年的网络——他听见了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的叹息,听见了徐光启翻译《泰西水法》时的咳嗽,甚至听见了现代实验室里培养转基因作物的仪器嗡鸣。
\"就用这个,织一张横跨时空的防虫网!\"他将竹简抛向空中,麦种倒刺自动刺入时空琥珀,每个刺尖都亮起农学家的本命星。武则天的粒子对撞机突然调转方向,将陌刀设计图的纳米漕船改造成播种机,这次播撒的不是突厥麦种,而是从各个时空收集的抗灾基因。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时空乱流时,永兴坊的青石板上铺满了金色麦穗。这些麦穗的根系扎在不同的年代,穗头却朝着同一个太阳生长。李昭阳捡起崔文鸢留下的光剑碎片,那上面竟刻着现代农学院的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远处的钟楼传来晨钟,李昭阳摸了摸断指,那里不知何时长出了一株幼苗——叶子是粟米,穗头是小麦,茎秆上缠着《兆人本业》的残页。他知道,这场与时间的战斗远未结束,但至少,他们守住了永兴坊的晨雾,还有千年来农学家们未曾熄灭的火种。
【本章完】
下章预告:金色麦穗突然集体转向,指向长安城下深埋的汉代太仓遗址。李昭阳在麦穗根系中发现唐代农学家的时空坐标,而崔文鸢的残识竟附身在一株麦穗上,指引他找到传说中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改良版——那竟是台可以稳定时空的农耕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