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幅有趣的古画(第2页)
张花朵凝神望去,心头猛地一跳。
画中描绘的是一位女子翩然起舞,周遭数名女子或击鼓或抚琴。那飞舞的裙裾线条流畅至极,充满了灵动飘逸的韵律感,与旧皇宫其他藏品普遍追求的庄重典雅截然不同,透着一股罕见的鲜活生气。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舞者飞扬的裙摆下缘,装饰着一圈独特的小象纹样。尽管年代久远,色彩剥蚀,但依然能辨认出那是以红、黄、黑三色为主的小象图案。
“我数过了,”老聂的声音透着研究者的兴奋,他举着一个高倍放大镜,镜片后的眼睛炯炯有神,“这一圈裙摆,不多不少正好十八只小象。这数目可不寻常,暗合佛教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更妙的是,它们还用颜色做了区分。有意思,真有意思!”他放下放大镜,目光锐利地转向张花朵,“我记得你手上那串朱砂链子,坠子就是这种小象,没错吧?”
“是!”张花朵立刻褪下腕上的朱砂手串,恭敬地递了过去。
老聂接过手串,小心翼翼地捏起一枚小象坠子,凑到古画旁细细比对。只看了一眼,他的表情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两者纹样细节惊人地一致!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难以置信和一丝后知后觉的懊恼:“当初我就说你这小象的样式稀奇,前所未见……如今看来,是我老头子见识浅薄了!果然有出处!只是……”他指着古画,“这幅画是夹在的旧物里发现的,一直堆在内务府后头的杂物库房角落积灰……上个月院长发话要清理库房,把东西挪去新馆保存,我才想着趁这机会清点记录一下……”
老聂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发现经过,张花朵的视线却像被磁石吸住般,牢牢钉在那裙摆的小象纹样上。即便是唐月朝的遗存,历经岁月也已显残破,但画中舞者的神情却异常鲜活,洋溢着纯粹的欢愉。更奇怪的是背景——并非宫苑亭台,而是苍茫的黄土与连绵的高山,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湮没在时光深处的故事。
“这么说,我这小破手串,身价是不是得翻几番了?”张花朵半开玩笑地试探道,手已经下意识摸向口袋里的手机,想拍照留念。
“嘿,那可不!再给我几天功夫,我非得把这来龙去脉弄个水落石出不可!”老聂的眼睛兴奋得眯成了一条缝,随即又染上一抹感慨,“唉,说起这批东西,在库房角落里一躺就是二十多年啊……人手不够,时间不够,多少宝贝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埋没了……当年,那些同批的跳舞陶俑,甚至就随便扔在后厨房的地上,拿块破布一盖了事……要不是小钱那丫头心细,跑去寻了软布把它们一个个仔细包好……”老聂陷入回忆,言语有些零散跳跃,“对,就是她,就是小钱把这堆东西从库房深处给翻腾出来的……别看她是个姑娘家,搬起东西来那力气,啧……”
张花朵安静地听着,老聂虽语焉不详,她却听得真切分明。眼前仿佛真的浮现出二十多年前,一个同样年轻的身影——钱素衣,穿着朴素的工作服,额角或许还沾着灰尘,正小心翼翼却又充满力量地搬运着那些沉睡的文物。那时的她,大概也和自己现在一样,怀揣着对这份古老事业最滚烫的热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