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鱼值钱(第2页)

当三十颗色泽温润如玉,隐约能看到生命脉动的鱼卵,和十条在特制竹筒里活泼游动的小鱼苗,摆在三人面前时,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李强看着那小小的竹筒,咂了咂嘴,低声对陈明说:“小陈,我怎么觉得,咱这捧着的不是鱼,是咱老祖宗的牌位啊?这要是半道上出点啥差错,我估计这老哥能追到市里把我腿打断。”

“你的腿不值钱,鱼值钱。”独臂杨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让李强瞬间闭上了嘴。

老人将那本就没几件东西的石窟收拾好,重新用木销锁上门,仿佛锁住了一个时代的秘密。

他走到陈明面前,将那把一直在雕刻的小木鱼,塞到了陈明手里。木鱼已经成型,线条古朴,正是青背龙鲤的模样,只是眼睛还没有刻上去。

“拿着。什么时候,你那园子里的水,能养出跟这塘里一样的‘魂’,什么时候,你再给它点上睛。”

“还有,”老人顿了顿,浑浊的独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远洪集团那个姓江的,不是好东西。他爹当年就打过这塘的主意,被我爹给打出去了。现在儿子又来了。他们吃东西,不看味道,只看稀罕。你这次把鱼带走,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路上,多加小心。”

回去的路,气氛与来时截然不同。

来时是忐忑和期待,回去时,是凝重与责任。

那只装着鱼卵的陶罐,被阿锦像抱着亲生儿子一样,小心翼翼地捧在怀里。她甚至让李强把车里的空调关了,打开车窗,说要让罐里的水,呼吸到和杨家村一样的空气。

李强一边开车,一边从后视镜里看着阿锦那副魔怔的样子,忍不住吐槽:“我说阿锦大博士,你这也太玄学了。空气成分还能有啥不一样?不都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吗?难不成杨家村的空气里,还加了‘龙气’?”

“你不懂。”阿锦头也不抬,用一根小小的滴管,时不时地从一个保温瓶里吸出一些泉水,滴进陶罐里,“环境应激是导致鱼卵死亡和幼鱼畸形的首要因素。温度、溶氧量、ph值、甚至光线和震动频率的剧烈变化,都会传递错误的生化信号。我这不叫玄学,这叫‘环境因子平滑过渡’。”

李强被一连串听不懂的名词砸得晕头转向,只好闭上嘴,专心开车。但他握着方向盘的手,却比平时稳了三倍,遇到一点颠簸的路面,车速降得比蜗牛还慢,生怕一点震动,就惊扰了车里的“老祖宗”。

陈明坐在副驾驶,手里握着独臂杨给他的那只未点睛的木鱼,指尖能感受到木质的温润和深刻的刀痕。老人的话,还在他耳边回响。

“他们吃东西,不看味道,只看稀罕。”

这句话,精准地画出了江观渔那种人的嘴脸。对于他们来说,青背龙鲤的“风骨”一文不值,它的价值,在于它的稀有,在于它能成为顶级富豪圈子里炫耀的资本。一条鱼,在他们眼里,和一块限量版的手表,一辆定制版的跑车,没有本质区别。

所以,孙宏的失败,绝不意味着结束,只会是更猛烈攻击的开始。

陈明看了一眼后视镜,从他们离开杨家村开始,他就隐约感觉到,有一道若有若无的视线,始终缀在他们车后。他没有声张,只是默默地记下了后面的路况。

车子驶出蜿蜒的乡间小路,上了通往市区的省道。李强的车速提了起来,心情也放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