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起卿 作品

第102章(第2页)

街市上有肉有菜,还有水果。总之他们需要的东西在那里都可以买到。

那边的物价不知几何,听说比这边低一点。万海潮就先安排好可以准备的。

比如煮粥最重要的材料:米。还有油盐和酱。

一斤米大概有八碗饭,煮饭的话,一人二两半的米可能有点勉强,但是煮粥就就够了。

为了凑个整数,万海潮让组里一位走读生在家拿五斤米来,并且把他那五块钱还给他。

那位男生还体贴地问道:“要不要花生油、盐和酱油之类的?我家里有好多小瓶子,可以装一点带去。”

真是缺什么就有人送什么来。

当天要啊。

又解决一样。

万海潮大概了解过整个秋游的过程。

去到那里,首先要休息一下,然后就该煮中午饭。像他们在学校都是11点多就开始吃中午饭,出去玩也定在这个时候好了。吃饱饭开始自由活动。到四点左右开始准备回学校。不过在回学校之前吃一点东西会会更有动力骑车。

万海潮大概算了一下,买肉买菜之后那些钱还会有些剩余。于是问同学们,如果钱还允许的话,他们想吃点什么样的糖水。

万海潮首先想到的是海带绿豆汤。

又有同学提议,说要不煮点凉粉。

他们这边有两种凉粉。一种是拿新鲜的凉草直接搓出汁水煮的,还有一种是买现成的袋装凉粉做的。

凉草做出来的凉粉是绿色的,买现成的粉做出来的是黑色的。

大部分都想吃凉粉。那就决定做这一样。

做凉粉也省时省力。就是等它凉下来的时候,需要一点时间,得提前做好。

第二天一大早,万海潮和梁文静准备出去卖袋装的凉粉和白糖。

江若愚和张燕也跟她们一起。

经过市场的时候,看到有水灵灵的李子,梁文静就问要不要买一点带过去?

张燕阻止道:“不要在这里买。那边的东西比我们这边便宜多了。”

她外婆的家好像就是在那边的,比较熟悉。

几个人买完凉粉和白糖就匆匆回学校了。

出发前还是在教室集合,各组长点清自己组的人数,提醒大家一定要带好饭盒,然后就准备出发。

推上自行车,到了校门口,出发在即,又点了一次人数。

报名来的也都齐了,万聪云说了一句:“出发!”然后大家都像开闸的水一样涌现到马路上。

为了预防出现什么意外,沈老师就邀请请一位跟他比较要好的老师一起去,让他在前面带路。沈老师自己在后面压阵。

几十人浩浩荡荡,热情高涨,骑了一个多小时,好像都不知疲倦。

万海潮听他们说离目的地还有十多分钟路,然后右一拐就看到一个小小的集市。

有人在路边摆蔬菜和水果,还有两三档卖猪肉的。

大家就停了下来,都知道要在这里买东西。

万海潮拿着钱,温百聪和万家安几个就跟在她后面,准备提东西。

首先要买的是猪肉。

那些平常用来煮粥的猪肝猪心和粉肠之类的肯定没有了,里脊肉就更不用说了。

万海潮看了看,问了价格,她看中的前腿肉七块钱一斤,就打算买五斤。然后她看到旁边有好几块剔得很干净的龙骨,就跟老板全要了,起码有三斤,老板收了她五块钱。万海潮最后决定少买一斤肉。

这时候的骨头一点都不稀罕,不像20年以后,大家都想要骨头,猪肉档口首先卖光的也是骨头。

现在的骨头没人出钱买,看到熟客或者是买得多的顾客,老板就会免费给他两块。

旁边同样是买猪肉的老板看着万海潮一下子把隔壁的骨头包圆了,就笑着问道:“我这里也有啊,你要不要?”

万海潮不要,他们组买这么多,已经够了。她先看了一眼那些骨头,然后招呼江若愚和张燕过来,打开自己袋子的骨头给她们看:“这么多骨头,只要五块钱。这东西平常没谁出钱买,便宜。但有它熬汤煮粥会甜一点。你要的话就去隔壁那个摊口看他那些要多少钱。”

张燕就过去了,以同样的价钱把隔壁摊的骨头也包圆了,最后还让老板给她搭了最后一下小块猪肝。

万海潮在菜档那里花了十块钱买了一捆青菜和一个三斤左右的冬瓜,外加姜葱蒜。

早上的凉粉和白糖一共花了十块钱,还剩下十七块钱,被她全部买了香蕉和李子。

全部买好了,开始出发。

终于到达地方了。一眼看去,就是连绵的山。

山上隐隐有庙宇的黄色琉璃瓦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