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 77 章
农村出生的同学想一想都觉得是怎么一回事,城市的就不好说。
不过万海潮也知道,现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大部分男孩普遍比较受重视一些。父母健在的,没几个像万海洋一样,早早就利用假期出去打工挣钱了。
那两个城里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但注意力好像又不在她身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温百聪看他们一副没见过世面的傻瓜样子,不由得问道:“你两个好好的市区不待,跑到这山旮旯来干嘛?”
骆元森看了一眼万家安,说道:“我爸妈都是勘探员,成年在野外,我上小学的时候和万家安一起,跟着外婆在市区住,在那里上学。上六年级那年外婆病了,被我大姨带去她家休养。之后我们就跟着舅舅到
没提万家安的妈妈。
不过大家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白一族,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问的。
不过看万全安不像是受过家庭伤害的人。就算其中有故事,也不是那些悲惨的故事。
万海潮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等着上自修。
第二天万海潮才想起来,昨天被他们一打岔,温百聪他们去找的那位同学的情况怎么样,还没问过呢。
“他到另外一个镇上去上学了。”温百聪说道。附近这两三个镇的中学有点竞争关系。不过万海潮就读的学校经常被另一个镇的学校抢生源。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学生愿意去哪个学校就去哪个学校。特别是成绩比较好的,去了也不用搞什么转学手续,学校全部搞定。说不定学费也有减免。
另外也有两位同学已经确定辍学出去打工了,还没开学,人就走了。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张岚,过了两天她果然来学校了。
这时候万海潮他们宿舍的女生才知道,张岚的身体问题是什么问题。
她得了甲亢。得这个病的人吃得多。
饭堂买的饭量肯定不够她吃。于是他父母就找校长商量,让张岚自己带大米去蒸饭。
本来就是贫困家庭,如果学校再不通融的话,那张岚可能真的就得辍学回家了。
张岚蒸饭的容器好像一个电饭锅的内胆。她把饭拿回来的时候,宿舍的人个个都睁大了眼睛。不过没有谁不识相都惊呼什出声。
张岚倒是很大方地向同学们展示她的饭锅。万海潮也悄悄看了一眼,里面装着的饭量起码是一般人的两三个倍。
“得这个病就是吃得多,但又不长肉,还越吃越瘦。”张兰自嘲道,“我还有个大脖子。”
万海潮好像听说过甲亢并不等于大脖子病,不过得了甲亢的会有些人得大脖子病吧。
张岚的大脖子并不怎么明显。她的饭量的确够大,那锅里的饭她差不多吃完了。
好在除了这个,同学们并没有发现她有什么大的不同。
学校饭堂的饭是用那种锅炉蒸的。
每天上了两节课,张岚就回宿舍用她的锅洗好米拿去饭堂,和学校蒸饭的饭托放在一起,然后再回去上课。
这样也挺好,下课之后她直接去饭堂里面拿就行了,还不用排队打饭。
前几年的饭堂是学生自己蒸饭的,后来改为饭堂收米,蒸熟了再卖给学生。没米的就用钱买。
一份饭收半斤米,用的米最多只有一半。不过职工也要发工资,这没什么好说的。
好像再过两年饭堂就承包给了私人,承包者都是教师或者教师家属。现在学校的饭堂是属于谁管,万海潮也不清楚。
只要饭堂保证开水供应,饭菜煮熟就行。
听说承包给私人之后,饭和菜的量都很少。不过那时候万海潮刚好毕业了。回家的时候时常听村里的弟弟妹妹们抱怨来着。她就让他们去问万海洋,那家伙以前就天天在外面吃,哪个小饭馆怎么样都一清二楚。
其实学生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饭堂要是太过分也会有人反抗。特别是普通班的男生。
阮的潮记得有一次晚饭,不知道是不是锅炉发生什么故障了,煮出来的是夹生饭。那些男生们吃了两口,吃出是夹生的,在宿舍大骂一顿之后,集体把那些夹生饭倒到学校的过道上排一路。
煮饭的阿姨一边道歉,一边打扫。
万海潮那次刚好没在学校吃,逃过了一劫。
新学期开学了两周之后,学生的人数基本也就稳定下来了。大家的学习生活进入正轨。
周末回去的时候,万家安的试卷拿过来了。
满满的一大袋。
萧山叔周六上午来挑水的时候送来的,“海潮,家安就劳你多费心了。”
这么及时。万海潮怀疑他上次回市区就是拿卷子,不知道是特意的还是顺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