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
逛街
吃完晚饭,江若愚说想出来逛一逛,而且过节了,她想给江妈妈打一个电话。
街上静悄悄的,太阳西斜,秋老虎虽然厉害,但到了这个时分还是比较温柔的。
两个人身上没有任何遮阳的东西,慢悠悠地走在马路边,阳光落在身上,并不热。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往下走,突然身后一阵“叮叮叮”的自行车铃响起,接着一辆女式自行车快速从她们身边掠过。
骑车的女孩头戴草帽,身穿连衣裙。
因为是下坡路,自行车不用蹬就很快地往下溜。女孩的裙摆被风吹得飘飘扬扬。
“哇,是她呀。”江若愚恍然大悟的样子,“她穿裙子是挺好看的,就是脸上的白有点不自然,白死白死的。”
所谓“白死白死” 就是皮肤白中带黄,没有血色,看着不够健康。
万海潮也认出那是谁来了。这么多年她都还记忆犹新,说明这个女孩子此时有多出名。
其实万海潮和江若愚都不知道这女孩子的名字。只知道她是同届五班的一位女生。
这位女孩子之所以出名,有两个原因。
一,她是全校唯一一位穿裙子的女学生——老师不算。她也不常穿,但每次穿裙子的时候,都会引起男生的一大片口哨声。而且不管别人如何起哄,她仍然我行我素。
第二,在这个时候,在农村十多岁的女孩子里面,她是唯一一个把防晒做到极致的人。
万海潮他们班有同学跟那位女生是小学同学,听说她凡是出门必定戴草帽或者打雨伞,就算是阴天,也依然如此。
所以,她也是全校唯一一个戴草帽来学校的学生。不是那种用艺术手段加工过的草帽,就平平常常农村人出去干活戴的那一种。
万海潮曾经在初校外活动时近距离接触过她两次,可能因为是她这两点太出名了,所以当她在旁边的时候,不得不注意她。但万海潮发现她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傲或者酷拽,反而看着很羞涩,话也不多。
根本没有办法想象一个如此内向害羞的女孩,居然如此能抗压。
像万海潮这种从小就在海边接受强烈紫外线摧残,而仍然保持着冷白皮的人,20多岁之前是根本不知防晒为何物的,等上了一点年纪以后,感觉皮肤的状态越来越不好了,才相信别人说的防晒的重要。
那时候一旦有人提起“防晒防老”这个话题,万海潮的脑海里就会自动播放这样一个画面:一位十几岁的少女,在淡淡夕阳的照耀下,戴着草帽挡着脸,骑着自行车进校门。
他们这些少男少女正是生命力旺盛的时候,皮肤要么黑、要么红、要么粉,白里面带点黄气肯定不受待见。
所以别人都把那位草帽女孩当稀奇看,觉得她在屋里捂得太久了,不够健康。
其实她你被别人关注,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那顶草帽,如果她换成太阳帽或者布帽,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了。
江若愚平常打电话的地方,就是路边的一个小卖部,老板娘兼职做裁缝,它的右边是一家文具店,再往下是精品店。小卖部的左手边,靠着它的那面墙的背面搭了一个卖衣服鞋袜和包包的档口。
江若愚去打电话。
万海潮进了文具店,在一堆花花绿绿的本子里,翻出了几本厚厚的图画本,A4大。突然想起她曾经用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维导图,万海潮就把这六七本图画本全包圆了,还去买了彩色笔。
江若愚打完电话过来找她的时候,她已经付完款,抱着东西出来了。
“买这么多这种图画纸干嘛呢?”江若愚看她抱着一摞本子,拿起上面的一本翻了一下。白白净净的,一个线条都没有。
“买来做笔记。”万海潮说道。
江若愚虽然不明白她为什么要买这种空白纸来做笔记,但也没再问。
江若愚想买橡皮筋,于是两人调头去精品店。
这个精品店是去年下半年才开的。老板娘高高瘦瘦的,剪了一个陈法蓉那样的短发,偏偏喜欢穿民族风格衣服。她性格外向,很健谈,有一些八面玲珑的意思,很多女生都喜欢找她聊天。
精品店开始只是一个木板搭成的十多平方的小屋子,半年后,就变成了现在30多平方。梁文静以后那些星星和玫瑰花的材料就是在这里买的。
他们两个进去的时候,老板娘正被三四个女孩子围着教编手链。
江若愚自觉是个手残党,没有上前凑热闹,老老实实去挑她的橡皮筋。最终挑中一个带着红色珠子的,还有一个带着星星的。
“你要不要挑两个?”江若愚问万海潮。
“不要。”万海潮摇头,她有那根纯黑的就行。看着老板娘那个帅气的短发,她也有点想剪短发了。可怜她的发量是正常人的两三倍,还带点自然卷,功力不够的理发师,分分钟翻车。
江若愚又去挑了一个笔袋,就付钱拉着万海潮出来了,她说道:“再不走还得继续花钱。”
没办法,这老板娘太懂生意之道了。不管你买不买,她都是笑脸相迎,热情又亲切,她经常在店里做手工,有兴趣的,她就很热情地教你,你自己做出了成品,她就夸你手巧,让你带走,绝口不提买东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