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坦克售后(第2页)
在博卡日的战斗结束后,威尔斯终于接到了后撤的命令。是的,但后撤的命令是少将下达传来,此次后撤,随行的还有一些受损的英、美、德三国坦克,它们被绳索拖拽着,在抢救车的牵引下,艰难地挪动着身躯。他们的目的地是法莱斯后勤基地,那是一个距战场 50 公里之遥的地方,拥有大型车间和储备丰富的备件仓库,足以承担各类复杂结构的维修工作。
起初,撤退行动进行得还算井然有序。部队依照既定安排,稳步向法莱斯推进。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部队加入到这一撤退队伍之中,局势逐渐变得混乱起来。党卫军向来纪律严明,撤退过程中依旧保持着良好的秩序。但德军的其他部队以及后勤部队,却未能如党卫军这般自律。威尔斯不止一次看到,一些步兵用马车或是征用的民用汽车,随意地停放在道路上,阻碍了整个队伍的前进。面对如此状况,威尔斯不得不多次掏出枪,以强硬的姿态威胁这些步兵,试图让他们恢复秩序,直到 “链狗” 的出现,局面才稍有好转。
在撤退的高峰期,威尔斯那辆伤痕累累的四号坦克,正缓缓行驶在一片田野之中。此时的它,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负责协同sd.kfz.9半履带拖车为一辆不知何处损伤的萤火虫坦克提供拖曳助力。与此同时,一辆豹式抢救车正吃力地拖拽着一辆虎式坦克,其余还有一些四号抢救车,同样各自拖拽着同系坦克,一同沿着道路向东行进。那辆最为重要的虎式坦克,更是被精心伪装起来,大量的树叶、网、木头以及屋顶瓦片等物覆盖其上,远远望去,几乎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巧妙地掩盖了它的军事属性。
每辆坦克上,都有一名乘员仰面躺在炮塔之上,警惕的目光时刻注视着天空。这些坦克的指挥塔周围,装有圆形的 mg 轨道,上面配备着 mg 34 机枪。这机枪原本主要用于防空作战,可在如今这多变的战场上,更多时候却是用来防御近距离的步兵突袭。在抢修坦克队列的后方,还部署着一辆性能优良的旋风防空坦克以及数辆四联装高射炮半履带车,为整个撤退队伍提供着额外的保护。
一位年长的党卫军车组成员,带着一丝阴沉的笑意,向威尔斯讲述起他的过往。他回忆道,1940 年的时候,他也曾在这片乡村行进,只不过那时是向西挺进。他感慨地说,在那些日子里,每辆坦克的后甲板上都系着一面巨大的纳粹十字旗,目的是为了方便德国空军在空中识别。
“时代已经大不一样了。” 他一边观察着抢修部队在树枝堆下忙碌的身影,一边说道。威尔斯听闻此言,不禁陷入沉思。他确实已经记不清上一次看到德国空军飞机是什么时候了,印象中,似乎还是在东线作战的时候,那好像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