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桐伟 作品

第92章 战略旁听(第2页)

“前方,就是那片区域,那些向日葵地、牧场,还有遍布树木的小丘里头,到底藏着些什么东西?”一名大将目光紧紧盯着地图,神色凝重地问道。

“据332师传来的消息,除了精心布设的大范围雷区,啥都没有。在那雷区后面,倒是有俄国人的巡逻队,不过他们通常只在夜里出来活动。”那少校赶忙回应道。

显然,这位少校正是参谋长,他继续有条不紊地解释着:“俄国人已经把他们的主防线往后撤了五六英里,就在那片高地的后方。如此一来,我们根本窥探不到他们的防御阵地,就连我们的炮兵,射程也够不着他们。要是想对他们发起进攻,首先就得穿过这片该死的中间地带。而且,俄国人的大炮整齐排列在关键地段,完全能够实施有效的弹幕射击。前方那片高地村庄,已然成了苏军的观察哨,我们这边但凡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就能指引炮兵来对付我们。”

“所以说,我们现在的处境可不太妙,对吧?”大将言简意赅地做出了总结。

“没错!”参谋长毫不犹豫地应道。

这个问题,恰恰是这一个帐篷里的将军们,在过去一个星期的准备过程中,反复商讨却始终难以抉择的难题。

而威尔斯也总算听明白了大概意思,德军炮兵必须得彻底打垮苏军的大炮,否则,部队甚至还没离开出发阵地,这场进攻就极有可能崩溃瓦解。要是没办法做到将对手彻底消灭,那至少在进攻期间,得想办法压制住苏军的炮火。

同样关键的是,进攻发起之时,敌军位于攻击重点处的主防线,必须得被猛烈的炮击彻底摧毁。可问题是,现在大家就像‘睁眼瞎’一样,根本无法查看到敌人的阵地,那这一切又该如何实现呢?

从当前的出发位置望去,既看不见苏军的炮兵阵地,也瞧不见他们的防御工事。即便是通过空中侦察拍摄回来的照片,其价值也令人心生怀疑,毕竟从照片上根本无法分辨出敌军阵地究竟是真是假。眼下,似乎只有一个办法——必须拿下中间地带后方那片该死的高地。

正是这处高地,宛如一层神秘而厚重的帷幕,将苏军严严实实地遮蔽起来,使其仿若隐形人一般,在德军的视野中隐匿无形。然而,一旦能够撕破这层帷幕,清晰地看见苏军的防线,德军的进攻便如同握住了胜利的钥匙。

故而,对于德军而言,在主攻号角吹响之前,将观察哨与炮兵阵地构建至高地的最前沿,已然成为当务之急,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博弈。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因为每耽搁一刻,苏军就可能利用高地的优势进一步巩固防线,而德军的进攻难度也将随之呈几何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