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沙海星台
突击舰的反重力引擎在撒哈拉沙漠上空发出沉闷的轰鸣,下方连绵的沙丘如金色海浪般起伏,正午的阳光将沙粒烤得滚烫,空气扭曲成晃动的水纹。姜绾的指尖按在舷窗上,混沌之石透过船体传来细微的震颤,与沙漠深处某种能量源产生共鸣,掌心的螺旋纹符号泛起淡淡的金光,在玻璃上投射出跳动的光斑,如同某种神秘的指引。
“武器同步率回升至63%。”小周的分析仪屏幕上,代表撒哈拉天文台的红点正剧烈闪烁,“能量场呈现螺旋状扩散,与复活节岛的信号波形成共振。”他调出的三维地图显示,沙漠地下隐藏着巨大的网络状结构,如同埋在沙海中的巨型神经网络,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一座微型金字塔,塔尖的金属针正刺破地表,吸收着太阳的热能,那些热能在地下转化为幽蓝的量子能量,顺着网络流淌。
老陈突然指向雷达屏幕的异常区域:“西北方向有沙暴形成,但移动轨迹很奇怪。”姜绾的重瞳穿透云层,看清了令人心惊的景象——那不是自然沙暴,而是由无数机械沙蝎组成的风暴,每只沙蝎的尾刺都闪烁着金属寒光,甲壳上覆盖着太阳能板,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它们聚集时形成的沙柱旋转着前进,所过之处,沙丘被搅成漩涡状的深坑,坑底露出的不是岩石,而是闪烁着观测者符文的金属网格,仿佛是沙漠的神经网络暴露在外。
突击舰在一处干涸的河谷着陆时,灼热的沙粒透过防护靴传来刺痛。姜绾弯腰抓起一把沙子,指尖传来细微的电流感——这些沙粒中混合着纳米级的导电颗粒,在阳光下会根据某种规律排列,形成不断变换的能量矩阵。她摊开手掌,沙粒在掌心自动聚集成微型金字塔的形状,塔尖指向沙漠深处,随即又散开成流沙,留下的纹路与机械沙蝎甲壳上的图案完全一致,暗示着这些沙粒也是观测者的造物。
“注意脚下的流沙!”苍玄的青铜权杖突然插入地面,杖头神鸟虚影展开羽翼,将团队笼罩在金色光晕中。姜绾的重瞳捕捉到地面的异常波动,老陈刚才踩过的沙丘正在缓慢下沉,沙粒间渗出暗紫色的数据流,形成细小的漩涡。当她用青铜短剑刺入沙地,剑尖传来金属碰撞的脆响,掀起的沙层下露出了由记忆合金编织的网,网眼大小恰好能困住人的脚踝,网线中流淌的能量波与金字塔的能量场同步跳动,如同心脏的脉搏。
深入沙漠腹地,古老的河床遗迹逐渐清晰。河谷两侧的岩壁上布满了凿刻的符号,看似古埃及象形文字,实则是由观测者符文改造而成,符号的凹痕中填充着某种荧光物质,在阳光下闪烁着幽蓝的光。姜绾的重瞳穿透岩壁,看到内部隐藏的管道,管道中流淌的不是水,而是液态的金属汞,汞液中悬浮着无数微型传感器,正在监测着沙漠的地质活动,那些传感器的造型与古埃及的圣甲虫护身符一模一样,仿佛是远古与未来的融合体。
“这些符号在传递信息。”苍玄用青铜权杖轻触岩壁,杖头的光芒让符号暂时亮起,组成完整的句子,“‘星台的钥匙藏在太阳船的心脏’。”姜绾想起数据芯片中的记载,古埃及人曾在尼罗河上建造太阳船,用于祭祀太阳神,而观测者很可能改造了这些船只,将其作为天文台的能量储备装置。她的重瞳突然捕捉到河谷尽头的异常,那里的沙丘轮廓呈现出船型,顶部的沙粒在风中流动时,显露出金属的光泽,仿佛是一艘埋在沙海中的巨轮。
靠近船型沙丘时,周围的温度突然骤降。姜绾的重瞳看到,沙丘表面覆盖着一层透明的能量膜,膜下的沙粒被冻结成冰晶状的结构,如同沙漠中的冰封世界。当老陈的量子炮台不小心触碰能量膜,冰层突然炸裂,无数机械圣甲虫从裂缝中涌出,它们的鞘翅上刻着古埃及的死亡咒语,复眼中闪烁着观测者的紫色标识,爬行时在沙地上留下发光的轨迹,组成不断变换的能量网,试图将团队困在中央。
“用混沌之石的能量破局!”姜绾将金色能量注入青铜短剑,剑身的饕餮纹突然活了过来,在虚空中张开巨口,将扑来的机械圣甲虫尽数吞噬。那些被吞噬的造物在剑体内发出刺耳的嗡鸣,随即化作金色的光粒,融入剑身,让短剑的光芒更加璀璨。苍玄的青铜权杖在沙地上划出八卦图案,杖头神鸟虚影冲天而起,羽翼扫过之处,机械圣甲虫纷纷化作流沙,沙粒中浮现出古埃及壁画的残片,画中人们正在观测者的指导下建造金字塔,那些壁画的颜料中闪烁着量子能量的微光。
穿过机械圣甲虫的封锁,船型沙丘的真面目逐渐显露。这根本不是自然形成的地貌,而是一艘由黑曜石与钛合金打造的巨型飞船,船体表面覆盖着细密的鳞片状金属,在阳光下反射出彩虹般的光泽。船头雕刻着古埃及太阳神拉的头像,双眼却是由蓝宝石制成的传感器,正转动着扫描周围的环境,船身两侧的舷窗中,闪烁着幽蓝的量子火焰,如同沉睡巨兽的呼吸,每一次明暗变化都与太阳的轨迹同步。
“这就是太阳船的改造体。”姜绾的指尖抚过船体表面的符文,那些符号突然亮起,在船身上投射出全息影像——观测者机械守卫正在船内安装能量核心,古埃及祭司在一旁记录着数据,两者的交流通过某种心灵感应完成,不需要语言。影像的最后,太阳船被故意沉入河谷,周围的沙丘在能量场作用下自动将其掩埋,只留下船头的太阳神头像露在地表,如同沙漠中的路标,等待着被激活的时刻。
进入太阳船内部,一股混合着檀香与金属的气味扑面而来。船舱被改造成复杂的能量转换室,墙壁上镶嵌着无数镜面,镜面中反射出的不是团队的身影,而是各个文明的星空图——玛雅人的金星历、中国人的二十八宿、阿拉伯人的黄道十二宫,这些星图在镜面中不断旋转,最终融合成一幅完整的宇宙图谱,图谱中央的奇点正在缓慢旋转,与南极发现的反物质奇点同源,只是规模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