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村夫 作品

第211章 标准迷局:传承路上的明枪暗箭

老街的鞭炮碎屑还未清扫干净,的咖啡杯重重砸在会议桌上,褐色的液体在“非遗元宇宙全球合作协议”上晕开,像极了此刻陈默心头的阴霾。屏幕那头,国际文化科技联盟代表约翰逊的笑容依旧优雅:“陈先生,只要青焰加入我们的‘数字文化公约’,所有专利纠纷一笔勾销。”投影仪上,所谓的公约条款密密麻麻,其中“非遗数字版权归属联盟统一管理”的字样刺得人眼睛生疼。

“这分明是霸王条款!”林叙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键盘敲击声戛然而止,“他们想把全球非遗数据装进自己的口袋!”他调出后台数据,冷汗顺着脖颈滑进衣领——最近一周,青焰数据库的境外异常访问量激增300%,每次请求都精准定位在苗族银饰、藏族唐卡等核心工艺板块。

小雯在非洲传回的视频同样令人揪心。部落广场上,本该围着陶窑学习的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约翰逊团队送来的vr设备。画面里,阿巴爷爷枯瘦的手颤抖着抚摸积灰的陶轮:“小雯,这些洋玩意儿看着热闹,可孩子们连泥土的味道都闻不见了。”她转身时,镜头扫过vr设备开机画面——赫然印着国际文化科技联盟的logo。

糯米的书包又破了。这次不是因为淘气,而是被几个男生故意用剪刀划破,露出里面未完成的陶泥作品。小姑娘红着眼眶把碎片拼了又拼,突然抓起彩笔在作文本上写道:“他们说非遗是老古董,可我爸爸说,老祖宗的东西就像窖藏的酒,越陈越香。”班主任看着作文,默默给家长群转发了一条青焰直播间的链接,标题是“十岁女孩教你捏陶版冰墩墩”。

公司内部的分歧也在加剧。李总虽然在夺权中落败,但他拉拢的几个中层仍在煽风点火。茶水间里,有人阴阳怪气:“跟着陈默死守情怀,不如早点傍上国际大腿”;财务室门口,几个会计对着报表摇头:“维护非遗数据库的费用,够开三家分公司了”。沈野的摩托车队最近多了项新任务——轮班在公司楼下巡逻,防止有人偷偷转移资料。

转机出现在一个暴雨夜。周老拄着拐杖闯进工作室,怀里的油纸包被雨水浸透。“小陈,”老人喘着粗气展开泛黄的图纸,“这是我师父当年参与制定的《民间工艺数字化标准草案》,比约翰逊他们的公约早了整整四十年!”图纸边缘的批注密密麻麻,其中“数据主权归传承人所有”的红线,即便历经岁月侵蚀,仍像一道永不褪色的伤疤。

林叙连夜比对两份标准,突然拍案而起:“他们抄袭了周老师父的框架,却把核心条款改成有利于资本垄断的版本!”他调出国际文化科技联盟的注册资料,瞳孔猛地收缩——该组织背后的大股东名单里,赫然排列着星耀文创、寰宇控股等青焰的老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