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牧龙 作品

第235章 剑指扶桑(第2页)

方南走到沙盘前,根据搜集的情报,开始进行敌我分析。

“扶桑国,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及诸多小岛组成。”

“其地狭长多山,平原稀少,山地森林覆盖,总人口约在八百万至一千万之间,分布于近畿京都、大阪、关东江户及九州北部。”

“其国名义上以天皇为神裔共主,实权掌握各地大诸侯手中,各地大名保有强大私兵,听调不听宣。”

“重要城池有京都、江户、大阪、名古屋、福冈等,其城池多为土木结构之城下町,核心为山丘上的天守阁,防御依赖地势多于城墙。”

“资源匮乏是其致命弱点,矿产稀少,品质低劣,导致其武器铠甲多以竹木皮革为主,铁质兵器稀少。”

讲到这里,方南不禁想起了前世小日子的石见银山、佐渡金山,地理环境差不多,等攻进扶桑,得让人仔细勘探一番。

“粮食生产受限于山地,主要食物为稻米和鱼获,产量不稳,其经济依赖农业、手工业和有限的海外贸易。”

“其国民欺软怕硬,畏威而不怀德,崇拜强者,欺凌弱者,决定了其难以教化。”

“其军队主体为各地大名的私兵,总兵力或可达三十至四十万之众,其战术以武士个人勇武和集团冲锋为主。”

“反观我军!”

“讨倭大军五万精锐,装备精良,更有随军火炮,攻坚摧寨,无往不利!”

“靖海水师拥有五艘战列舰、三十艘护卫舰、大量运兵船及辅助舰只,制海权牢牢在我方!”

“倭寇海盗绝迹,沿海州府已成稳固基地,粮草、军械、兵员可源源不断跨海输送!”

“我军挟大胜之威,师出有名——为沿海数十万惨死之百姓复仇!为雪辱使之耻!为永靖海疆!此乃堂堂正正之讨伐!”

“扶桑君臣离心,大名各怀鬼胎,民众困苦,面对灭顶之灾,其抵抗能坚持几何?”

一番条理清晰、对比鲜明的分析下来,帐内将领们眼中燃起火焰。

“大帅!末将请战!愿为先锋,登陆九州,直捣黄龙!”安平伯周勇起身抱拳。

“末将附议!灭此朝食,正当其时!”武威将军起身。

“水师必为大军开道,保证登陆畅通,炮火支援到位。”石头肃然道。

“好!”

镇国公霍然起身“诸将同心,其利断金!此战,我大楚必胜!扶桑必亡!”

“方南!”

“末将在!”

“着你草拟详细作战方略及战后治理纲要,八百里加急呈报陛下御览!要点如下!”

“其一,摧毁扶桑所有抵抗力量,攻占核心城池,擒获其天皇及主要公卿、大名首领!”

“其二,水师先行,扫清其水军,夺取制海权,封锁所有港口,水陆并进,一路沿西海岸直逼京都,一路向东攻占大阪、名古屋,江户,歼灭其主力部队!”

“其三,战后其地设为东瀛道,纳入大楚版图,焚毁其神社、天守阁等建筑,废除其天皇,收缴销毁武器及记载神国、武士道之典籍,推行大楚文字、语言、度量衡、律法!”

“其四,奏请陛下,颁布《移民东瀛令》,凡我大楚子民,愿移民东瀛者,授永业田,免赋税,官府提供安家银两、种子、农具,协助建造房舍!鼓励通婚,加速融合,务必使东瀛之地,永沐王化,再无倭风!”

“末将领命!”方南肃然应道,灭其国,更要绝其史,易其俗,融其民,这才是真正的根除后患!

军议之后,整个泉州乃至东南沿海,轰然加速运转起来。

港口临时搭建的巨大仓库,连绵不绝调运来的食物、淡水、军械、弹药、铠甲、布匹、药材、营帐、工具等源源不断地涌入,堆积如山。

码头上,无数民夫陆续将这些物资有序地装载上停泊在港湾内的运兵船和补给船。

新下水的五艘战列舰,停泊在深水区,正在进行最后的舾装和武器调试,旁边不远处停泊的护卫舰与之一比,竟然显得小巧纤细。

泉州城外的大营,将士们加紧操练登陆作战、山地作战、巷战战术。

水师官兵忙着熟悉新舰、演练步炮协同、抢滩登陆支援。

泉州的工坊日夜不停地生产着火炮、弹药、大量手雷和爆破器材。

战争的脉搏,强劲地跳动着,目标直指——扶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