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8章 回雪山村(第2页)
“他啊,去挖水渠了,要到晚上才能回来呢。”刘王氏回道。
“这样啊,那好吧。”
原本纪风还想趁着这个机会说说收养小九的事,刘老海不在的话,那就只能等离开昌平的时候再说了,毕竟过了今天,他就要去昌平的流村镇放电影了。
又陷入了一阵沉默,纪风也不知道说什么,只能看着小九和孩子们在那叽叽喳喳。
没一会儿,小九便跑过来,“大哥哥,你的包要打开吗?”
“当然打开啊,都是给你大伯家的,你帮大哥哥拆开吧。”
纪风回道。
“哦,好。”
小九答应一声,便回到包裹面前,打开了。
只见一份份东西都被包好了,小九拿起一个瓮,小心翼翼地交到刘王氏手里,“大妈,这是大哥哥熬的猪油,可香可香了,我吃了好几块猪油渣呢。”
“纪同志,这…这
…太多了,我怎么能拿呢。”
刘王氏拿着瓮,感受到其中的分量后,又惊又尬,这么多油够她家吃一整个冬天了。
“大婶,你就拿着吧,城里不缺油水,我工资还行,买的起。”
纪风解释一句。
“妈,你看,大哥哥还给我们带了布,我们可以穿新衣服了!”
刘大牛抱着一小卷藏青色的布,来到刘王氏面前,后面刘大妞也抱着一卷浅灰色的布。
这两种颜色是这个年代的主流。
“这个啊,瑕疵布,商家低价处理的,我就多买了点,你看看给孩子们做几身新衣服,马上过年了嘛。”
纪风解释道。
对纪风说的话,刘王氏自然是不信的,这么好的布料怎么可能是瑕疵布,但她又不好反驳,只能说着谢谢。
接下来就是一些布鞋,西九城的布鞋可是好玩意,现在己经有专门的厂子在生产了,出了名的结实,比那些妇女自己做的好上不少。
小九又从包里翻出了一些吃食,有糖果、饼干,都是城里稀罕的玩意儿。
孩子们眼睛都亮了,看着手里花花绿绿的包装纸,都有点舍不得吃了。
最后,还是小九给他们剥开,一个个塞进他们嘴里。
很快一群孩子就爬回他们的炕上,开始玩闹起来。
纪风呢,则和刘王氏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基本上都是纪风在问,刘王氏在答。
今年的收成还行,现在农村是实行初级合作社,村民们都是社员,粮食收上来后,除去上交的的公粮(农业税)和一部分统购粮(按计划价格强制出售的粮食)外,剩余的都归自己家里,也算勉强够吃吧。
“哎呀,瞧我这脑子,光顾着说话了,你坐了一天的车,肯定没吃饭吧,我马上就给你做。”
刘王氏一拍大腿,站了起来,左右看了看,走到厨房那,拿起菜刀,就出了屋,准备杀只老母鸡给纪风吃。
“大婶,随便弄点菜就行,我不挑的。”纪风说了一句。
“那怎么行,你好不容易来一趟,给我家拿了这么多东西,这鸡也不下蛋,正好杀了做道菜。”
刘王氏利索地来到鸡舍里,抓住里面最肥的那只老母鸡,便准备给它做一场割脖手术。
纪风无奈笑笑,他也不好和妇女矫情,杀了就杀了吧,反正鸡这玩意养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