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玉巴达杏
出了胡同,来到大街上,现在还是有不少卖东西的小摊小贩,纪风也是习惯了。
五月底的四九城,水果已经出现了许多,纪风来到一个卖杏的老农面前,荆条框上摆了两簸箕的杏。
“这位小爷,要不要来点,老汉这都是正宗的玉巴达杏,味道好着呢!”
老农见纪风来到自己摊位前,立马推销了起来。
纪风拿着一个个底部泛黄,果皮鲜红的小果,也是感慨万千。
想吃到这玩意可不容易,杏这种水果一旦成熟,其保鲜期仅有两三日,稍有破损便迅速腐烂。
后世的杏虽然在市场上也有售卖,但基本上都是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剂,吃着都不让人放心。
在这年代不同,什么防腐剂肯定是没有的,最多有一些特殊的防腐方法,但这些老农们肯定不知道。
他们都是每天把成熟的杏摘下来,拿到城里来卖,赚点钱回家补贴家用。
“嗯,看着挺不错的,多少钱一斤啊?”纪风开始问价。
自己有静止空间,可以多买一点放着,反正不会烂。
“五十块钱一斤。”老农看了看纪风,想了想,伸出五根手指,说道。
现在的十块钱相当于后面的一分钱,也就是五分钱一斤杏,已经十分便宜了。
“挺便宜的,那我都要了。”纪风大手一挥,直接说道。
“啥?都要了?这位小爷,我这有一百多斤呢!这杏不抓紧吃掉,可是容易坏的。”
老农说道,这年代的老百姓就是这么朴实,怕纪风不懂,先解释一句。
还有主要是怕纪风一时冲动,后面他的父母来找他算账,那样就不好了。
“嗯,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吃,我拿回去给别人分点。”
纪风答道。
“哦,这样啊,那我给爷您送家去?”老农见纪风知道,便没有再犹豫,能一次性卖掉,那最好不过了。
“那跟我走吧,我家在南锣鼓巷那边。”
“行,那爷您带路,我跟您走。”老农挑起筐,就跟着纪风走了。
进了纪风的小院,老农站在院中央,四处看了看,没看见有什么大人,心顿时放了下来。
毕竟要是纪风父母看到纪风买了这么多杏,肯定会反对的,那样自己就白挑这么久了,还得挑回去接着卖。
纪风则是进屋找东西装杏,毕竟总不能直接放地上吧。
但找了半天,也没什么好东西放,只能出去了找老农商量。
“这位老伯,我这屋里也没个什么能放的,要不你把这两个筐和簸箕都一块卖给我得了,行不行?”
纪风问道。
“行倒是行,那小爷您能给个什么价?”老农也看出来了,这纪风啊,应该是自己当家。
“这样,这些杏加筐,我给你两块大洋,你看怎么样?”
纪风问道。
“行行行,就两块大洋,都卖您了。”老农听到纪风要用两块大洋买,立马激动地说道。
这杏最多也就一百二十斤,6000块,纪风一点价都没还。
荆条编织的箩筐能值几个钱,自己回家费点功夫,一天就能编个好几个出来。
毕竟人民币嘛,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先用用的,市面上贬值还在继续,大洋才能保值,不管政府说什么要禁用大洋,但老百姓认可,那它就能用!
交易完成后,老农乐呵呵地挑着扁担离开了纪风家。
等老农走后,纪风便把院门锁上了,随后把地上的杏手进了空间里,这一百多斤够他吃好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