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不争气的嘴巴

赵四郎万万没想到,楚伯非但没有关住话匣子,反而还彻底将话匣子打开了,直接往外倒。

他会跟楚伯念叨沈玉楼,是因为他看出了楚伯不是个喜欢多说话的人。

通俗点说就是嘴巴严实。

这种人有个特点,就是进了耳朵的话,就只是进去了,几乎没有再往外倒的可能。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发现,所以他那些平日里不敢呈现出来的心思,在楚伯面前才会变得肆无忌惮。

谁能想到他竟是看走眼了呢!

赵四郎面红耳赤,又尴尬又心虚,都不敢抬眼去看沈玉楼的眼睛,只是哀求地看着楚伯,求他老人家嘴下留情,可千万千万别再往下说了。

楚伯被他捂住嘴巴,倒也不生气,还乐呵呵的,额头上的皱纹都笑成了沟渠。

该捅破的窗户纸,他已经给捅得差不多啦。

后面的事情,就看两个小年轻人有没有那个缘分了。

将赵四郎的手扒拉开,楚伯说道:“行啦行啦,知道你小子脸皮薄,老头子我不说了就是。”

视线落在沈玉楼身上,将她上下打量一遍,楚伯心里面忍不住为赵四郎担忧起来。

他这双老眼,一生阅人无数,不说眼光多毒辣多厉害,但看人,也能一眼看得八九不离十。

面前的这个小姑娘,受过伤害,心房锁得太紧了,怕是不好追啊。

楚伯心中叹息,但他并没将这份担忧表现在脸上,而是一脸慈爱,笑着对沈玉楼道:“东街巷子的老李头,约我去茶楼喝茶,我就不陪你们啦,你们自己慢慢收拾吧。”

想到那间赵四郎打扫了一遍又一遍,连窗户缝都拿手指头裹着抹布仔细擦拭过的闺房,楚伯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笑完后,他拄着沈玉楼给他买的新拐杖,一瘸一拐地往巷子口走去。

这么好的拐杖呢。

刚好拿去馋一馋老李头。

院子门口只剩下了沈玉楼和赵四郎。

两人一时间都有些尴尬。

赵四郎红着脸找补道:“楚伯他……他年纪大了,有的时候就喜欢胡说八道……你别听他老人家瞎说。”

沈玉楼想了想,点头认同道:“我以前常听人说,一个人被另一人念叨的时候,会打喷嚏,一个是想,两个是骂……我最近都没怎么打过喷嚏。”

言外之意:嗯你说得对,楚伯确实是在胡说八道,所以你放心,我是不会将他老人家的那些话当真的啦。

读懂她言外之意的赵四郎:“……”

突然很想找根针线把嘴巴缝上怎么办?

针线是没有的。

就是有,他也不能真把嘴巴缝上啊。

于是,赵四郎只能望着前面少女单薄的背影,懊恼地啪了下自己的嘴巴。

——让你不争气,没用的东西!

彼时阳光正好,赵四郎的身影被投影在地面上。

低头走路的沈玉楼,望着影子抬手做出来的打嘴动作,她不由得抿嘴一笑。

笑完之后又有些迷茫。

她又不傻,怎么可能听不出楚伯话里头的意思?

刻意回避,是因为她还没信心负担得起这份感情。

赵四郎在宁州买的这套房子,虽然只是个一进的小宅院,但是院子挺宽敞的,东南角靠近院墙那里还有棵石榴树。

眼下正是石榴成熟的季节,一个个硕大滚圆的石榴挂在枝杈上面,沉甸甸的压弯了枝头,然后又在风的托举下起起伏伏。

看起来就好像在列队欢迎她似的。

沈玉楼让这个比喻逗乐了,两边唇角高高扬起,好心情抑制不住地往外流淌。

刚好朝她看来的赵四郎瞧见这一幕,不由得看痴了眼,竟是忘记将手中刚摘下来的石榴递过去。

好在沈玉楼这会儿正好奇地打量院子,没注意到他痴汉式的目光注视。

小院子收拾得整整齐齐,脚下的青砖地面干干净净,扫帚簸箕等一应生活用具,也都摆放有序。

一点儿也不像两个男人住的地方那般杂乱。

尤其是赵四郎给她准备的房间。

房门一推开,沈玉楼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

她仔细一搜寻,这才发现,房门上面挂着一一束艾草。

艾草已经干透了,但是独属于艾草的清香还在,风一吹,淡淡的清香便往鼻孔里面,闻着就令人心情舒畅。

赵四郎见她盯着那束艾草看,便解释道:“宁州的蚊虫比较凶猛,门上挂束艾草,多少能起到点驱蚊虫的作用。”

沈玉楼深以为然。

艾草可是个好东西,不但能驱蚊虫,还能驱邪祟避晦气呢。

她才来宁州城的第一天,就遇上了赵家那边的人,这份晦气可得好好驱一驱。

想到这,沈玉楼摘下几片艾草叶子,团在掌心里面用力搓了两下,然后再用沾满艾草清香的手拍了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