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他绝不敢动手(第2页)

贾张氏瞪了小当和槐花一眼,随后也进了屋。

旁观者开始低声议论。

“何叔!”

小当和槐花看着何雨柱,显得十分紧张。

何雨柱说:“别理他,他敢怎样?

若有人找麻烦,告诉我,我来解决。”

院里没人敢惹棒梗,但他有办法随时让他屈服。

“好的。”

槐花答应道。

有了何雨柱的安抚,她们安心不少。

接下来的两天,贾张氏和棒梗努力筹钱,但一筹莫展。

无人愿借,也无人同情捐助。

甚至联系不到要她们筹钱的小当和槐花。

“棒梗,认命吧,这次咱们过不去了,真是命苦。”

贾张氏一脸悲伤。

“这家人对咱们一家太狠了,我真想豁出去**!”

她眼神充满怨恨,心中盘算着报复。

“**怎么样**?”

棒梗问。

“多年前乡下带来的鼠药还在,拿出来一定能**他们!”

贾张氏说道。

棒梗劝奶奶说:“您千万别做这种事,这简直是自寻死路。

要是毒害到他们,警察一定会查到您头上,到时候您也难逃法网。

不到迫不得已,绝对不能这样做,要是您再进监狱,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贾张氏愤愤地说:“那些人太可恶了,尤其是何雨柱,简直盼着我们死!”

棒梗反问:“这院子里有几个是真心希望咱们活下来的?”

贾张氏回答:“别提这些了,明天咱们去接妈妈回家吧。”

“接回来?

难道就不继续治疗了吗?”

贾张氏疑惑地问。

棒梗解释道:“没钱怎么治?

警察和医生都建议把人接回家自行照料,急诊可以,但后续需要的钱太多,谁会一直无偿提供治疗?

医生说妈妈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胃出血也止住了,但具体情况不明,也没做深入检查……明天就把她接回来,在家休养,只盼她身体硬朗些,别再恶化了。”

贾张氏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了。”

当晚,娄晓娥来到院子里。

她刚从**回来。

何雨柱在后院老太太家见到她时,她笑着说:“儿子都不来接我,知道我今天回来却装作不知道。”

何雨柱回应:“我确实知道你今天回来,但你没告诉我具体方式,坐船还是坐火车?”

娄晓娥道:“你就不会问问?

你既然不在乎我,就别找借口了,不过我不怪你,也不能怪你,毕竟你已经有了家庭。”

何雨柱说:“这没关系,下次你提前告诉我时间和地点,我一定去接你。”

“真的吗?”

娄晓娥问,“那我误会你了,看来你对我还是有几分关心的,毕竟我是何晓的妈妈,你儿子的亲生母亲。”

“好了,说正事吧。”

娄晓娥接着说道,“刚才电话里我已经跟你提到过,这次回京是为了做生意,赶上改革开放的第一班车。

准备先开一家饭店,初步投资三百万。”

“开饭店这事还用得着问我?”

“问**嘛?

我又不懂做生意,这方面你是专家,肯定比我强。”

何雨柱苦笑着说道。

娄晓娥说道:“虽然我有些经验,但你做菜可是行家。

饭店是餐饮行业,得给客人做好吃的,菜选得好、做得精,才能吸引人。

否则再好的想法都是白说!这店不是我一个人开的,是我们合伙开的,我出钱,你出力。

以后店开了,我是老板,你也是股东,同样是老板!”

何雨柱点头道:“行,尽力而为,只要是你说的,我知道的都会告诉你。”

娄晓娥高兴地说:“就这么定了!这两天我去找地方,一旦定下来就可以装修,没多久就能招人开业。”

——

娄晓娥计划投入三百万开一家餐馆,何雨柱对此并不意外。

八十年代初,三百万可是一笔巨款,全京城也没几个人拿得出来。

能在这里投资做生意的,多是外地来的商人,改革开放政策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何雨柱对娄家的情况很清楚,他们虽因特殊情况逃走,却带走了不少钱财。

到港岛后,他们从工厂起步,一步步发展,十几年间已建立起自己的家族企业,小有名气。

三百万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自然能轻松拿出。

何雨柱和娄晓娥围绕开餐馆的话题聊了很久。

直到深夜,何雨柱才离开回家休息,这一晚平静度过。

次日上午,何雨柱去轧钢厂上班后,棒梗和贾张氏悄悄将病重的秦淮茹接回四合院。

当棒梗背着虚弱的秦淮茹进门时,很快有人注意到,消息迅速传开。

秦淮茹回来了?

!”

易中海听后反应强烈。

何大清点头确认:“是的,是她儿子棒梗背着她回来的,刚刚到家。”

“她没死吗?

我以为她早就死了!”

易中海质问,脸色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