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好好 作品

第291章 这般巧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第2页)

“这事我可以先答应你,不过等你身体康复后,咱们先找个住处再考虑卖房的事,你觉得这样如何?”

“行,那就这么办吧,等我病好了再谈。

那房子我们暂时也回不去,而且自打我生病起就一直空置,恐怕现在满是灰尘了。

我的两个儿子你也清楚,很是懒散。”

“无妨,年轻人都是这样。”

何大清笑着宽慰了白寡妇一句,但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神情变得阴郁起来。

虽然他抛弃了妻儿,但心底深处仍会不时浮现关于他们的记忆。

即便心肠再硬,偶尔还是会忆起这些往事。

“是不是又想起了你的儿子和女儿?

这么多年过去,那些事应该早就释怀了吧。”

白寡妇察觉到了何大清的不悦,多年相处下来,她早已能读懂他的心思。

“莫要提那孩子,竟将亲生父亲赶出家门。

虽说我有错在先,但在众人面前让我颜面尽失,想到这里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何大清冷哼一声,他也明白自己没有立场继续纠缠此事。

然而白寡妇有意揭开这段伤痛,因为她深知这样做会让何大清感到愧疚,从而减少与子女和好的可能性。

尽管何大清对她已足够好,但她依然不愿放弃掌控权,不给他们修复关系的机会。

“你不必为此自责,那房子也算是给了他们兄妹俩。

当时那房子可真便宜,只用了几斗米便换来了。

即便那时米价高昂,也远不及房产珍贵。”

白寡妇本不愿提及旧事,可岁月流转,当初无理的一方竟成了有理的一方。

对外宣称,因对子女愧疚,将房产相赠,却绝口不提当年以米换房之事。

“话虽如此,算了吧,不提他们了。

我们的房子不久也会分给两个儿子,也算是公平了。”

白寡妇心中微颤,不敢再说下去。

“跟你说这么多,我心里倒是轻松不少。

原本身子不太舒服,现在好多了。

看来我的问题更多是心病。”

见白寡妇健谈起来,何大清顿时将烦忧抛诸脑后。

只要她身体康健,其他皆可释怀。

“妈,何叔,我们来看您了。”

兄弟二人拎着东西走进来,何大清本有些不悦,平时仅因顾及白寡妇才勉强对他们笑。

但今日见他们带了礼物,心情稍好,毕竟是亲生儿子,母亲病重时虽未伸手相助,如今能有这份心意已属难得。

“是他?”

李胜利一脸惊诧,话未出口。

面前正是火车上向自己借火的老者!

莫非他就是何大清?

这般巧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若当时何雨水见到此人,也不至于兜这么大圈子。

“是你!”

何大清亦感意外,万没想到对方为了两根烟追至此地。

这两人果然认识,兄弟俩心下安定。

“他们是谁?”

白寡妇目光中透着几分戒备。

“这位是我的大侄子,失散多年才重逢。

这位兄弟此行也是为探望我而来,听说他们在香江经商,颇为成功。”

兄弟俩如探宝般,迅速将刚得悉的信息透露无遗。

白寡妇瞬时领会了儿子们的意图——有贵人自香江来访,欲探望何大清。

在当下,香江是富庶的象征,与之结缘无疑是祖辈积德的结果,因其到来意味着财富。

苏萌的大舅便因香江的关联而在四合院备受艳羡。

然而,白家现状不佳,两兄弟因生意失利负债累累,正为偿还债务犯愁。

白寡妇未向何大清提及这些困境,仅言生活艰难,却隐瞒了他们多年居所即将出售还债的事实。

若真遇此良机,倒是个解决之道。

索性将房产售出,全家迁往香江享受锦衣玉食。

白寡妇心中跃动着希望。

三人皆怀心思,唯独何大清觉察异样。

确实有个哥哥,但按理说那时应逢战乱,或已战死沙场。

“我姓何,父名何大明,名唤何胜利。”

现今取名为“胜利”

者甚多,想必也是因应那段历史更名所致。

何大清之兄亦称何大明,显而易见,何父当年文化不高,喜好听些演义故事,适逢清朝覆灭,众人常谈反清复明之事,他为简便,遂给二子取此名。

此事曾被何雨水当作笑谈告知李胜利,今日竟成为关键线索。

何大清一时迷惘,他与兄长久未谋面,记忆模糊,当年年少离别,如今均已垂暮,又无照片留存,难以辨认实属正常。

“哎呀,你的名字跟我大儿子的一样,只是姓氏不同,看来这是天意啊。”

白寡妇立刻热情搭话,她看得出李胜利体格健壮,气质非凡,显然不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