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他眼中亮起思索的光芒(第2页)
但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实在令人担忧。”
何雨柱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
“谈谈你的看法。
这在过去可算是投机倒把。”
上级微微一笑,他隐约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只是没有何雨柱看得那么透彻。
“我认为,这根本谈不上智慧,也绝非对抗外国人或为国争光之举。
无论在哪,这种行为都是违法的,毫无荣耀可言,甚至会损害我们在国际上的形象。
即便我们无需在意世俗眼光,也不必因他人评价而生活,但既然启动了‘春风计划’,就必须与世界接轨。
若国内充斥假货劣质品,未来必然无法走向世界。
若不及时制止,这将成为难以根治的问题。”
何雨柱稍作停顿,让上级有时间消化他的观点。
此人确实伟大且睿智,但有些见解显然超前于时代。
毕竟,这些道理源于前人无数次的经验总结。
沉思片刻后,上级注视着何雨柱,轻轻点头鼓励他说下去。
“此外,短期来看,这类问题能带来高额利润,短期内拉动经济。
但从长远看,隐患越深,将来解决起来越困难。
难道我们要把所有难题都留给下一代吗?”
何雨柱的话点醒了上级。
他眼中亮起思索的光芒。
近来其他城市为配合‘春风计划’采取了不少措施,有些积极正面,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我懂了,这就像过去靠种地的时候,有人虚报产量,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
我们要发展经济,但目的不是让百姓过好日子吗?
不能胡来。
柱子,你这次提醒得很及时。”
继承领导轻叹一声,心中颇为欣赏。
难怪伟岸领导病重时仍叮嘱自己多向何雨柱请教。
这年轻人虽年纪轻轻,却总能道出富有智慧的话语,且目光长远。
一个人可以选择不听他的建议,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即便失败也不后悔。
然而,作为国家管理者,若是在大方向上出了偏差,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让整个国家绕远路。
即使未来能补救,也已耽误太多光阴。
何雨柱带来的影响,推动了龙国走上最正确的道路,如今除经济外,其他领域已逐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何雨柱深知,在拥有战略武器的情况下,大国间难以直接冲突,更多是在经济和资源争夺中较量,因此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这个行业利润极高,投入十几块钱就能仿制出价值数万元的古董,且极为逼真,非专业人士很难辨识真伪。
必须从源头遏制,绝不允许其发展。”
曾以金钱交易物资的鸽子市场,如今已成为假古董泛滥的畸形产业链,势头迅猛。
春风计划推行不到半年,走私与伪造古董的问题就已形成,甚至受到某些官员庇护。
尽管何雨柱是春风计划和反腐行动的核心人物,但因职位不高,不少领导仍对他不够重视。
此次,他正是来争取权力的——一把令人畏惧的铡刀,让那些不法分子闻风丧胆!
治理大国如同调理小病,本想把事情做细致,但到基层时却往往走了样。
我的其他政策大多被调整,唯有在你这儿能完全照原计划执行。
不说你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单论执行力,就已超乎常人。
程建军的宝物!
我已经知晓了这些事,你只需按情况妥善处理即可。
即便事情闹大,我也依然会支持你。
新时代造就了许多人,也改变了很多人。
我的政策虽与伟岸领导有别,但绝不会放任不管。
得到这位领导的认可后,何雨柱彻底巩固了自己的权势。
但他并无滥用职权之意,因他并不缺什么。
至于财富,早晚都是他的。
于莉的餐馆有他的资金投入,何氏集团也正筹备在49个城市设立分公司。
若他不再担任公职,便可直接接管企业。
在他的安排下,这些分公司已设立多个部门,尽管当前不盈利,却大量投入资金,这种烧钱模式连娄晓娥都心疼不已。
然而娄晓娥始终无条件支持何雨柱,因为她深知何雨柱所做之事皆正确。
或许这听起来夸张,但无需多解释,只因他从未出过错,多年如此,仅此一点便足够。
同时,何雨柱规划着庞大的商业版图,连年迈的史蒂芬也被请来参与研发相关科技产品。
目前在该领域,外国仍较领先。
但史蒂芬虽年迈,却从未停止研发,其弟子已成功研发电视和手机,更多电子产品的研发也在进行中,假以时日必能问世。
而何雨柱着眼的是能扼住国家命脉的产业,电子产品的利润同样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