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目睹此景,众人无不感叹(第2页)
找麻烦?
许大茂心里一紧。
如今他在院子里也算个领导,虽没人太给他面子,也没人敢轻易招惹他。
要是真有人想挑事,那八成是刘海中或何雨柱。
但自己又没招谁惹谁,尤其没惹过何雨柱。
难道是棒梗那个混小子?
“是聋老太太!”
聋老太太?
许大茂愣住了。
半年前她不是已经搬走了吗?
再说,她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他从不理睬那个老太太。
“不对,你不是在聋老太太那边建了个小屋吗?”
那是给贾张氏建的。
当时很多人帮忙,因为聋老太太住得太偏远,那时她也不在。
所以才盖在她家附近。
“可她今天回来了,还带着儿子和孙子。
你说,万一拆了你的屋子,是不是还得让你腾地方?”
三大爷想得倒挺周到。
许大茂立刻点头。
“来吧,到我家躲躲,兴许他们真会搬走呢。”
许大茂比三大爷大方些,但也觉得应该先看看动静。
“正好,我这儿有瓶清酒和一些野味,边吃边等吧。”
“好啊,我那儿还有些花生米——”
真是够抠门的。
“大家好,我叫李胜利。”
“这是我孙子李德利。”
“你好,我的名字是李德利。”
聋老太太满脸笑意,嘴角几乎合不上。
过去在四合院时,总有人好奇地议论,为什么这位聋老太太没有后代?
这个问题一传就是几十年。
如今,她终于盼来了自己的家人,眼中还泛着泪光。
这个年纪,她早已不再奢望什么养老的事情,只是能看见儿孙绕膝,便觉得满足无比。
“老太太,找到家人真是太好了!”
秦淮茹带着两个孩子,面露喜色。
“这位是?”
李德利的普通话带有浓厚的异域口音。
“这是我亲孙媳妇,多亏了她们,我才不至于挨饿。
这些年,也是她们一直照顾我。
说实话,我都快放弃靠你们养老的想法了。
可她们跟我毫无血缘关系,我不能白占便宜,所以这房子,我想留给何家。”
聋老太太听力不好,说话声音很大,整个院子都清晰可闻。
“这么说也太绝情了吧。”
“这才刚见到亲儿子和孙子呢。”
“难怪这么多年不来找。”
围观的人低声议论。
“要是我,肯定扭头就走。
这是什么道理?”
刘光福等人也凑热闹般站着。
然而李胜利父子似乎没听见这些话。
“何厂长怎么没来?”
李德利已过花甲之年,身形略显佝偻,衣着风格偏向熊国。
毕竟他在那边生活多年,年岁与何大清相仿。
他的其他子女因战乱或病逝离世,只剩最小的儿子李胜利存活至今。
听到聋老太太的话,李胜利泪湿眼眶。
年轻时因冲动与父母争吵后远走他乡,未曾想再见面竟是这般情景。
四十年转眼而逝,他始终深陷悔恨。
得知母亲曾险些饿死家中,幸赖他人照料,他再也无法承受内心的煎熬。
“砰”
的一声,李德利双膝着地。
秦淮茹大吃一惊。
这是什么情况?
聊天正欢,怎会突然下跪?
李胜利也脱下军帽与外套,随之跪下。
聋老太太未发一言。
“他们理应如此。”
“快起来吧,我这儿还有孩子,怎受得起这般大礼。”
秦淮茹焦急不已。
“我们要表达感激,若非您,我们便见不到母亲。”
目睹此景,众人无不感叹。
有人泪湿眼眶。
确实,这份恩情多么深厚!
即便母亲将房产转予他人,他们也毫无怨言。
“瞧,这就是何厂长积德的结果啊。”
“没错,何厂长在这方面无可挑剔。”
“相比之下,我深感惭愧,他当时还不是厂长,甚至不是主任时,就已资助聋老太太。”
一位大爷带着孩子,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大家都要向何雨柱大哥学习。”
大爷的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旁边的棒梗却面无表情。
这孩子自从偷食了何雨柱灵气空间中的食物后,变得格外聪慧。
很多时候,小芬都难以管教。
而且城府颇深。
“对别人家的老人好又有何用?
就算给他一套房子,何厂长怕是也不会收,毕竟不是自家人才能受益。”
听闻棒梗之言,大爷心中一震。
一个六岁的孩子竟说出这样的话?
实在令人震惊!
但此子非他亲生,他也无从置喙。
“哎呀,柱子你总算回来啦,地上跪了好几位。
快过来瞧瞧。”
何雨柱下班回院。
见李胜利跪地,军装置于一旁,不禁暗暗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