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这是遗憾之处(第2页)
何雨柱轻轻开门,确认没人后,从容走进秦淮茹屋里。
幸好没人看见,不然难免引起误会。
“你回来了?”
秦淮茹已醒来,伸了个懒腰,身形愈发诱人,只是肚子稍显突出。
“嗯,大领导回来了,喝到半夜。
你知道的,他大半年没回来了。”
“应该有什么重要事情吧?”
秦淮茹只是随口一问。
她对此兴趣不大,但明白高层不会像常人那样闲聊饮酒。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会很忙,若有急事,打我办公室电话,秘书会接听。”
如今何雨柱也有了自己的秘书,是一名分派来的年轻干部。
是个男性,办事干练且十分钦佩何雨柱。
“嗯,男人理应担当重任,我绝不会拖后腿,我们的孩子也会如此。”
秦淮茹感到满足,有这样一位丈夫足以让她此生幸福。
目前已有后代,婚姻愈发稳固。
“今日该去医院了,这肚子确实不小。”
“今日么?
不如先睡一会儿,挺累的。”
秦淮茹忽然感到莫名紧张。
“无妨,我说过,男女我都欢喜。
我父亲技艺传男不传女,但对我比对雨水还好——瞧瞧上次去白寡妇家时,我无恙,雨水却哭得伤心。”
此话不虚,少有人听何雨柱提及父亲。
然而雨水常提起。
可见父子关系并非极佳。
“有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到时候给你生两个女儿。”
秦淮茹笑着说。
“好主意,要不三个女儿?
不知是否还来得及。”
见何雨柱的眼神,秦淮茹知他在玩笑,但仍扭动了身子。
“去你的,若真要,一个也留不下。”
“成了!有了这个数据支持,应该八九不离十了!”
何雨柱的试验已结束。
能够增产粮食的种子已被成功培育。
“据我试验结果,二代后将失效。”
“这是遗憾之处。”
农夫身边跟着几位中科院相关部门的专家。
他们皆面带笑意。
他们已看过何雨柱的数据。
待何雨柱的稻谷成熟后,他们惊讶地发现,产量竟翻了一倍以上!
当然,这只是计算了一次水稻的产量。
其他的数据都没有依据,仅是一些数字罢了。
“二代稻若无用,岂不是得不断培育新品种?”
农夫觉得这事有些麻烦。
但何雨柱却笑了起来。
“我说错什么了吗?”
农夫疑惑地望着何雨柱,他知道何雨柱平日虽爱调侃,但处理正事时从不开玩笑。
“没错啊,老伯!这就是我特意设计的!”
特意的?
农夫并不傻,很快明白过来。
“你的意思是……”
“对,就是以防备周边小国。”
农夫脑海中闪过一丝灵光。
随即一拍大腿。
“妙极,柱子!这主意简直太聪明了!”
何雨柱笑了笑。
在上一世,他从未想到连吃的猪肉都要高价聘请外国专家来配种!
配完种后再送回去!
因为进口种猪肉质更佳,生长周期也短。
而本国的土猪虽更美味,但养殖成本过高。
就连这种简单的基因配种技术都没有掌握!
还得依赖国外!
即便如此,国外的情况也差不多,种猪产下的后代若两代内不回交配种,便会退化到原本状态。
这也算是一种技术封锁!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他们牢牢掌握了这个领域的命脉。
如今有了粮食量产的方法,何雨柱自然要提前预防。
“何雨柱,你小子不简单啊!我还在为粮食产量发愁,你竟已考虑到战略出口了?”
“那当然,未雨绸缪才能防患未然!这也是为国家塑造国际形象、创造财富!”
“好!年轻人有远见,令人钦佩!”
农夫竖起大拇指。
旁边的专家们内心震撼不已。
因为这位向来脾气暴躁的农夫今日与何雨柱交谈时格外客气。
他还主动称赞他人,实在罕见。
“大伯,自今日起,我正式借调过来,工厂的事暂且搁置,专心研究这水稻!”
何雨柱坐下,笑着说道。
“好!这笔人情我记下了,柱子,我替大家谢谢你!”
农民伯伯欲鞠躬致谢,却被何雨柱连忙拦住。
“别这样,警卫连知道了非得把我当成靶子。
我还想多活几年,说不定以后有新发明呢。
再说,冷枪伤人可不好。”
何雨柱扶起他,笑道:“看谁敢动我?”
“那是自然。”
农民伯伯一向干脆利落。
“你觉得这技术能实现量产吗?”
“经过研究,这种水稻的生命力远超普通品种。”
农民伯伯听罢,如释重负。
“竟比普通水稻更坚韧?”
农民伯伯颇为诧异,但随即点头,“行,还是以专家的意见为准。
他们可是领域的翘楚,在你来之前,农业研究全靠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