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好好 作品

第74章 这般情况,更是让人无心追求细致(第2页)

不过这也只是直觉。

“他在食品厂当干部,平时不常回家——您就别瞎猜了,没什么特别的。”

于莉不愿让她姑姑得知,两人刚结婚不久便分居了。

一人住在轧钢厂的宿舍,另一人则去了较远的食品厂,同样住宿舍。

更糟的是,他们正在闹离婚。

按柱子的说法,分居满一定时长就能直接申请离婚。

姑姑不住在四九城,说了也没用。

“何厂长,这烤鸭确实美味。

只是我肠胃习惯了粗粮,刚才闹了个笑话,您别介意啊!”

于莉的姑姑见何雨柱打包了烤鸭,强忍内心激动。

虽然这是给于莉家买的,但她晚上还能再尝一次。

刚才狼吞虎咽吃完,没细品味道。

“没事没事,所以我才请您来四九城看看。

有空我去你们那儿玩,说不定也会闹笑话呢!”

“欢迎!非常欢迎!到时就住我家,和于莉……咳,我们家房子宽敞。”

于莉的姑姑把侄婿当自己人,差点说漏嘴。

何雨柱只是随口一说,并不会去。

“行了,咱们还是聊聊吃的吧。

这烤鸭从清朝就有了,不管是百姓还是权贵都爱吃!”

“而且吃法很有讲究。”

提到吃肉,于莉的姑姑放下了心,认真听何雨柱讲烤鸭。

“一只专业烤鸭做完后,得‘凌迟处死’!”

因不是节日,来客不多,何雨柱此话让旁边烤鸭师傅也吃了一惊,因为很专业。

“说吃饭呢,怎么凌迟了?”

于莉也好奇起来。

“严格说来,正宗烤鸭要切成不少于一百片!”

不少于一百片?

“天哪,这鸭子这么小,还要切一百片?”

于莉的姑姑大吃一惊。

“我当厂长前是个厨子,其实当厨子比当厂长专业多了。”

何雨柱的话让烤鸭师傅会心一笑。

“这位先生所言甚是,但要将一只烤鸭切成百片,实属不易,能办到的人寥寥无几,这道理更多停留在书本上罢了。”

如今,谁还有闲情逸致去做得如此精细?

别看他们经营烤鸭生意,却也难以真正品味这份美味,因都是替公家做事,公家管得又严。

这般情况,更是让人无心追求细致。

“百余片确实太过苛求,很久没见过能做出这样技艺的大师了。”

“可不是嘛,这么小的鸭子,竟要分成百片,实在难为人家了。”

于莉听得有些无奈,还以为何雨柱只是信口开河。

即便知道他是厨师出身,柱子也不可能样样精通吧?

更何况,先前的鸭肉已极薄。

百片之说,怎么可能?

“方才做到九十五片已是极限,平时我只切到九十片。”

烤鸭店的师傅略显自豪地说道。

“这么说来,你现在的水平不过是个学徒罢了。”

何雨柱直言不讳,涉及专业领域毫不留情。

其实,在当下这个时代,能做到九十片已经相当出色。

毕竟那个年代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也没有多余食材供练习。

烤鸭外酥里嫩,切皮时若追求极致的薄,极易损坏。

因此,如今全聚德的师傅们也不再如此讲究。

然而追溯至清朝初传之时,关于此道的讲究可不少。

时间久了,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体系,包括切法、烤制方式等。

“您这话未免偏颇,我们可是全聚德,接待过外宾的!旁边那位司机不也夸赞过我们吗!”

若说他们不够专业,师傅们自然不服。

“没错,从九十九片到一百片,便是师父与学徒的区别。

看着挂炉烤鸭简单,清理内脏、填料、烘烤看似易事,但切片却是门真功夫!”

听到何雨柱的话,全聚德后厨的其他厨师闻声而来。

“遇到行家里手了!话虽好听,做起来可不容易!”

经理的脸色不大好。

他本以为对方是来挑衅的。

即便如今实行公私合营,这家百年老店依然有着不可小觑的竞争力。

因此,他们对店铺的声誉格外重视。

“怎么,今天我要是能切成100片,你是不是就不收钱了?”

何雨柱调侃道。

经理豪爽一笑,“当然!不但免单,还让你带走一只!”

这样的赌约可不小,几乎相当于他一个多月的工资。

“要是我输了呢?”

于莉问。

“输了也没关系,您得再买五个鸭子,而且我们都不帮您片。”

这是赌气之言!

何雨柱嘴角微扬,这经理倒是个有脾气的人。

“没错,百年招牌,岂会无人欣赏?”

何雨柱环顾四周,自信满满。

“算了,柱子。”

于莉轻声劝道。

吃东西本该开心,何必较真。

“既然话已至此,不如就让我露一手?

不然在你面前丢脸可不好。”

于莉脸微微发红,正欲解释。

何雨柱已站起身,“今天这顿烤鸭霸王餐,我是吃定了!”

“柱子,要不就算了吧。”

于莉和她姑姑一起劝道。

这赌约一旦成真,就是一个月的工资啊。

“没关系,就当是给自己的一个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