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第一台光刻机到货!
死寂。
如同真空般的死寂,笼罩了整个会议室。
吕志尧博士的话,像是一把无形的巨锤,将刚刚因“偷天换日”之计而升起的亢奋与希望,再次狠狠地砸进了无底的深渊。
这个死循环,比之前面临的所有工业基础难题加起来,还要更加蛮不讲理,更加令人绝望。
它像一个来自神魔的诅咒,冷酷地宣告着:凡人,你甚至没有资格去解读神的语言。
“用光刻机……来保存光刻机的软件……”魏东亭喃喃自语,这位一向刚猛的硬件总帅,此刻眼神中竟流露出一丝茫然与挫败,“这……这他妈的就是个无解的死结!”
是啊,无解。
所有人的心都凉了半截。没有软件,就算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把那台AsmL的“尸骸”运回来,也不过是一堆无法被唤醒的精密零件。所有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
就在这凝重到几乎能滴出水来的气氛中,唯一保持着镇定的,只有秦奋。
他走到那张画着“软件化石”草图的白板前,手指轻轻敲了敲那指甲盖大小的方块。
“吕博士,这个思路,你觉得是不是很熟悉?”秦奋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熟悉?”吕志尧一愣。
“唱片,”秦奋缓缓说道,“黑胶唱片。人类在一个多世纪前,不就是用一根唱针,在胶木盘上刻下凹凸不平的纹路来记录声音,再用另一根唱针循着纹路,把声音还原出来吗?”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秦奋为什么会突然提起这个。
“AsmL的工程师,无非是把这个宏观世界的原理,搬到了微观世界。胶木盘,换成了高纯度石英玻璃;记录声音的纹路,换成了记录0和1的微米级编码;而那根唱针……”
秦奋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严兆峰教授和几位光学、材料学专家的身上。
“……也需要我们自己,造一根更精密的‘超级唱针’。”
他拿起笔,在白板的空白处,飞快地勾勒出一个全新的设备草图。
“我们不需要再造一台光刻机来读取它,”秦奋的语速开始加快,思路清晰得令人发指,“我们需要的是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fm)!”
“原子力显微镜?”严兆峰教授的眼睛猛地一亮!
“没错!”秦奋肯定地说道,“原理是共通的!我们制作一个带有微小探针的悬臂,让探针的尖端,以纳米级的精度,去‘触摸’那块石英玻璃的表面。当探针扫过那些被蚀刻出的编码凹槽时,探针与样品表面原子间的范德华力就会发生变化,导致悬臂产生微小的偏转。我们再用一束激光照射在悬臂的背面,通过光斑位置传感器来探测这种偏转,经过计算机处理,不就能把这些凹凸不平的‘地形图’,翻译成最原始的0和1二进制代码吗?”
“这……这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严兆峰教授激动地站了起来,他冲到白板前,看着秦奋的草图,补充道,“而且,核心的压电陶瓷致动器、激光二极管和四象限光电探测器,我们国内的研究所并非完全空白!虽然精度达不到最顶尖,但我们可以用算法来补偿!用软件的冗余,来弥补硬件的不足!”
秦奋的这番话,如同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所有人脑中的迷雾。
原来,死结并不是真的无解!
只是他们被“光刻机”这个词本身给嚇住了,陷入了思维的死胡同。而秦奋,却以一种更高维度的视角,轻松地找到了破局的钥匙!
“严教授,吕博士,”秦奋转过身,郑重地说道,“图纸消化组,现在分出第二个攻关小组。你们的任务,就是在我把那台AsmL的‘骨架’弄回来之前,把这台‘超级唱针’给我造出来!需要什么人,你们直接去‘国家精密仪器产业化攻关联盟’的名单里挑!需要什么设备,我让高远去全球给你们买!需要多少钱,还是那句话,不设上限!”
“是!保证完成任务!”严兆峰和吕志尧齐声应道,眼中重新燃起了熊熊的火焰。
一个看似无解的死循环,在秦奋的谈笑间,被举重若轻地化解。整个团队的士气,再次被推向了巅峰。
而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整个“普罗米修斯”计划,进入了一种惊心动魄的双线并行状态。
Bj。
中关村大院的灯火,夜夜不息。原子力显微镜攻关小组,几乎是以一种拼命的姿态,开始了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从全国各大院所紧急调来的专家、图纸、零部件,源源不断地汇集于此。
另一边,跨国采购的战场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
马来西亚,槟城。
现代集团驻东南亚首席代表,金在勇,此刻正志得意满地坐在一家豪华酒店的咖啡厅里,看着对面那个满脸堆笑的日岛人——渡边修。
就在一个小时前,他刚刚以二百一十万美元的高价,从那家破产的半导体工厂清算方手里,拿下了那批包括报废光刻机在内的全部废旧设备。
这个价格,比最初的打包价高出了整整八十万美元。
因为就在谈判的最后阶段,那家名为“环球设备回收公司”的美国人,像疯了一样地抬价,仿佛认定了这堆废铁里有什么宝贝。
这反而让金在勇更加坚信,他从特殊渠道得来的“内幕消息”是真的——那台光刻机的基座里,含有价值连城的稀有金属!
“渡边君,这次多亏了您的支持。否则,我们现代集团,还真不一定能顺利拿下这批‘宝贵的财富’。”金在勇端起咖啡,得意地说道。
“金社长客气了。”渡边修矜持地笑了笑,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轻蔑。
在他看来,这群贪婪的韩国人,不过是帮他解决了一个心头大患。把那台光刻机熔成一堆谁也认不出来的金属疙瘩,正是他最想看到的结果。至于多卖了八十万美元,那更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