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0.8微米制程?知识灌顶的眩晕!(第2页)
这完全颠覆了他对一个“初创”项目的认知。
尤其是那个“0.8微米Cmos工艺”!这正是昨晚秦奋在办公室白板前,被系统强行灌输,烙印在他脑海中最深刻的技术图谱之一。他现在不仅仅是知道这个名词,而是知道这四百多道工序的每一个细节!
“秦董,你……你为什么选择兼容8051?”魏东亭的声音已经带上了求教的意味,“8051虽然经典,但毕竟是十年前的技术了。我们为什么不从更新的架构开始?”
这是他作为技术专家的本能提问。
秦奋赞许地点了点头:“问得好。原因有二:第一,生态。8051的指令集和开发工具链是全世界最成熟的,我们可以最快速地建立起自己的开发调试环境,降低初期难度。第二,市场。我们搞芯片不是为了炫技,是为了应用。远风集团每年数百万台的家电产品,就是我们‘启蒙一号’最可靠、最庞大的市场。这些家电的主控需求,8051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用自己的订单喂养自己的芯片公司,先活下来,再图发展。这条路,最稳。”
魏东亭彻底说不出话了。
他看着秦奋,感觉自己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是一个在半导体行业浸淫了几十年,经历过无数风浪的战略家。
有钱,有技术,有市场,有清晰的战略,有周密的战术……
“普罗米修斯计划”,竟然真的有成功的可能!而且,可能性还不小!
“我明白了……”魏东亭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将文件小心翼翼地合上,郑重地放在茶几上,“秦董,你放心,人才的事,交给我。中关村这片地,还有京城几大院所里,有哪些人是真有本事,哪些人是南郭先生,我心里有数。给我一个月时间,我给你拉起一个至少十人的核心团队!”
“好!”秦奋眼中精光一闪,“我给你授权!技术岗位,只要你看得上的人,年薪十万起步,上不封顶!有突出贡献的,给分红,给期权!告诉他们,远风给不了他们安逸,但能给他们一个亲手创造历史的机会!”
年薪十万!
魏东亭感觉自己的心脏又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在这个大部分人月工资只有一两百块的年代,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人疯狂的价码。
“还有这个。”秦奋又从包里拿出一张纸,上面罗列着一长串英文和数字。
首批采购清单:
edA软件:Cadece全家桶、syopsysdesigCopiler。
工作站:suspArCstatio20系列,至少二十台。
测试仪器:hp逻辑分析仪、泰克高带宽示波器……
魏东亭看着清单,嘴角抽搐了一下。这上面随便一样东西,都是以万美元为单位的。这薄薄的一张纸,价值可能超过千万美元。
“这份清单,你和高远总监对接。”秦奋拿出自己的大哥大,直接拨通了高远的号码。
电话接通,秦奋言简意赅。
“高远,‘普罗米修斯’账户资金准备得怎么样了?”
电话那头的高远立刻回答:“董事长,五千万美元已经全部到位,随时可以动用。”
“很好。我身边是刚任命的微电子技术实验室总监,魏东亭。我马上让他跟你联系,你全力配合他,启动第一批edA软件和设备的采购流程。记住,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快的速度把东西买回来。钱不够,随时跟我说。”
“明白!”高远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没有丝毫的疑问。
挂断电话,秦奋将高远的联系方式写给魏东亭:“魏总监,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在一周内,成立远风微电子技术(Bj)有限公司,并在中关村附近,租下至少一千平米的写字楼作为我们初期的研发中心。同时,把这份采购清单发给高远。人、财、物,三条线,必须同时启动!”
“是!”魏东亭站起身,立正敬礼,像一个领到军令状的士兵。
这一刻,他胸中那团熄灭已久的火焰,已经化作了燎原之势!
送走依旧处于极度亢奋状态的魏东亭,秦奋独自站在套房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京城的车水马龙。
他知道,找到魏东亭,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mCu之后,是更复杂的dsp,是难度指数级增长的soC,是需要与整个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的Cpu……
制程从0.8微米到0.5微米,再到后来的0.35、0.18……每一步,都是一场烧钱、烧人、烧时间的惨烈战争。
但他眼中没有丝毫的畏惧,只有无尽的冷静和坚定。因为他的脑海中,那幅名为【微电子技术】的浩瀚技能树,正闪耀着幽蓝色的光芒,为他照亮了前路上所有的荆棘与陷阱。
“还不够……”秦奋喃喃自语。
一个魏东亭,是硬件架构的帅才。但他还需要一个软件方面的天才,一个能吃透那些复杂edA工具,甚至能带领团队进行二次开发,优化算法的“灵魂人物”。
他想起了魏东亭在激动之余,提到的一个名字。
“秦董,硬件方面的人我能搞定,但要说玩软件,尤其是底层算法,整个京城,我只服一个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一个大三学生,叫楚云飞。那小子,是个真正的鬼才!”
楚云飞……
秦奋的嘴角,勾起了一抹饶有兴致的微笑。
看来,自己的下一站,应该是清华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