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99章 奠基仪式,万众期待(第2页)

接着是马市长讲话,他从具体落实层面介绍了市政府为项目提供的各项便利和服务,强调了“凤栖速度”在这项目中的体现,重申了政府的决心和支持力度。

最后,轮到秦奋致辞。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华丽的辞藻,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穿透现场的喧嚣。

“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父老乡亲。”秦奋先是表达了感谢,然后转向观众,“站在这里,看着这片即将拔地而起的土地,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一种喷薄欲出的冲劲。”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扫过远处的旗帜,仿佛在描绘一幅未来的图景。

“过去的远风,是努力生存,是追赶。今天的远风,有了新的起点,新的目标。”他顿了顿,语气坚定,“我们将在这里,打造一个全新的工业生态。这里不光有最先进的生产线,它更是研发的中心,人才的摇篮,是掌握核心技术的引擎。我们将汇聚全球的资源,最优秀的人才,最前沿的技术,在这里碰撞,融汇,最终转化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不惧怕挑战,因为资金为我们提供了底气;我们不畏惧竞争,因为技术是我们的盾牌。产业链的安全,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将用全部的力量,打造一条,乃至无数条坚韧可靠的全球供应链。”

他看向旁边的市领导:“感谢凤栖市委市政府给予的巨大支持和信任。这份信任,我们远风必将全力以赴,不负所托。这片土地上凝聚的期待,将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最后,他展望未来,声音充满了感染力:“今天落下的,不止是一块奠基石,更是远风制造,也是我们凤栖市,迈向更广阔未来的第一步!这片土地,即将成为中国制造,乃至世界工业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新星!”

朴实而充满力量的发言,再次赢得了潮水般的掌声。没有空洞的承诺,只有清晰的目标和必胜的决心。

随后,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陈书记、马市长、秦奋、王副总,以及几位技术和生产骨干代表,一同走到主席台前,拿起绑着红绸带的金黄色铁锹,奠基石前方的土坑。

相机闪光灯此起彼伏,记录下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每一捧土撒下,都仿佛是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命和希望。

奠基仪式结束后,市领导再次与秦奋和远风高层短暂交流。

“秦董,等建成后,我可是要第一个来参观!”陈书记笑着说,“以后各省市来学习咱们凤栖经验,这里就是最好的样板!”

“随时欢迎陈书记、马市长莅临指导。”秦奋回应道。

马市长则拉住王副总的手,再次叮嘱:“王副总,市里面的协调小组继续运作,你们有什么困难,第一时间跟我说!我把我的手机号给你,二十四小时开机!”

王副总连连点头,感动得鼻子有些发酸。过去跑断腿都见不到的人和事,如今唾手可得,甚至主动送上门。

远风制造这边,刘总监兴奋地搓着手:“秦董,地基一开挖,我的设备订单就可以正式下了!那批德国顶配的加工中心,还有几个国外研究所的定制设备,我都盯着呢!就等您一声令下!”

李总监和赵总监也围拢过来:“秦董,研发中心大楼的设计方案我们也最终确定了,空间和配套完全按照国际一流实验室的标准来!招聘工作也在加速推进,第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意向已收集上来,待遇都按您的指示,不设上限!”

杨主任则在旁提醒:“刘总监,李总监、赵总监,秦董说了,钱要花出价值,评估机制和国产化方案要同步进行。”

“明白明白!”李大柱憨厚地笑着,“咱们买人家的设备,是为了超越人家!学习消化,再搞自主,这才是正道!”

赵援朝补充道:“国产化替代方案,已经跟国内几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联系,有些项目可以一起承担。国外设备和技术是引子,最终还是要肥水不流外人田!”

秦奋站在人群中央,听着下属们充满斗志的话语,脸上露出了笑容。不错,这才是他想要的团队。有拼劲,有执行力,也有长远的规划。

资金的洪流,市政府的绿色通道,以及全公司上下铆足的干劲,如同三条强大的河流,正汇聚在这片土地上,即将爆发出改天换地的巨大能量。

奠基仪式,只是一个宣告。真正的建设,现在才要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