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土地审批,政府支持(第2页)
听着这些实打实的支持,王副总心中波澜起伏。他跟在秦奋身边,从红星厂一路走来,见证了多少次的白手起家和艰难困苦。过去为了找块地盖个简陋车间都要跑断腿、说破嘴,各种踢皮球、扯皮简直家常便饭。现在,因为远风的实力和秦董的胆魄,因为那惊人的销售额和利润,他们走到哪里都被奉为上宾,过去的高墙森严的政府部门,现在是主动上门服务、一路绿灯。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既感慨万千,又无比荣耀。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期待,咱们远风可得接住了!”王副总在心里对自己说。他知道,市政府给的不仅仅是土地和审批,更是将凤栖市的未来绑在了远风制造这艘巨轮上。他们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标准,将这座产业园拔地而起,对得起这份支持。
而在远风总部的董事长办公室里,杨主任正根据秦奋的指示,进一步协调着各部门的行动。
“刘总监那边怎么样了?备用渠道的进展。”杨主任在电话里问。
电话那头传来刘建国略带嘶哑但充满斗志的声音:“杨主任您放心!秦董指示不惜一切代价,那我就真不客气了!这几天全世界跑了一圈,哦不,是电话打了一圈!日岛那边加价百分之十五,把每月供应量从二十吨提到五十吨,合同都传过来了,我让法务部连夜审,没问题今天就能签!欧洲那边那批高频电子元件,本来产能已经被预定到明年了,我直接给他们报价,在原价基础上提了三倍,并且承诺订单量是常规需求的五倍,指定现款结清!您猜怎么着?对方老板考虑了半小时,说服了其他客户,同意插队!订单明天电传!妈的,有钱真牛逼啊!”
刘建国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畅快。过去那种谨小慎微、锱铢必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他手握巨资,就像一个将军手握充足的弹药,可以肆无忌惮地向所有优质资源发起采购攻势。南美、中东、东南亚……过去看都不敢多看一眼的地区,现在都成了他的目标。
“南美那家铜矿公司,我让老王带队考察去了,初步意向很好,对方之前只做大宗贸易,我说我们远风要长期稳定合作,溢价百分之十都可以谈,他们态度立刻不一样了!中东、东南亚那边的工业碳纤维企业也找到几家了,不管大小,只要技术靠谱、供货稳定,全部都谈!秦董说了,备用渠道要多,要安全,要韧性!我们现在就是要用钱砸出一条、两条、三条……十几条,甚至几十条的全球备用供应链!”
杨主任能感受到刘建国那种近乎疯狂的热情,笑着叮囑他注意身体,然后挂了电话。刘总监这批人,正是远风此刻最需要的执行力。他们的经验加上充裕的资金,爆发出惊人的效率。
接着,杨主任又联系了李大柱和赵援朝那边。技术研发中心此刻更是如同一个被注入了兴奋剂的熔炉,每一个人都燃烧着熊熊的技术火焰。
“李总监,赵总监,秦董指示过了,预算不设上限,但是强调钱要花出价值,要有评估机制,特别是国产化方案要同步推进。”杨主任传达了秦奋的最新要求。
电话那头,李大柱和赵援朝的声音叠加在一起,背景音是各种仪器设备运转的轻微嗡鸣,显得有些嘈杂。
“杨主任您放心!我们正根据秦董的指示,对设备清单做最后的调整!比如那台德国的注塑一体化成型设备,我们不光要买最新的型号,还要求厂家提供详细的安装和调试手册!秦董说了要国产化,我们得先摸清楚人家的底细!”李大柱喊着。
赵援朝补充道:“不只是设备!秦董上次看我们招聘计划,说要全球招揽顶尖人才!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把目标范围扩大了,不仅仅局限在材料学,机械控制、软件算法、精密光学……这些未来产业园需要支撑的领域,有多少顶级人才,咱们就挖多少!过去请不起的国外华人科学家,现在直接开出国际一流的薪资待遇,提供顶级实验室的条件!钱不是问题,我们就是要用钱,用项目,把远风打造成一个技术人才的‘硅谷’!”
杨主任听着他们近乎于“砸钱”的计划,虽然心中震撼,但也能理解他们的想法。远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技术是驱动力,而技术的核心就是设备和人才。秦董既然下了死命令,他们就敢往死里花钱。至于“花出价值”和“国产化”,那是更长远的事情,但这笔钱首先要用出去,把差距最短时间弥补过来。
“具体的采购和招聘计划,尽快走流程。”杨主任催促道,“秦董还要看详细的人才引进和技术消化方案,特别是国产化替代,这不是一句空话。”
“明白!我们正在跟国内一些院校和科研单位沟通,看看有没有合作或者技术转移项目的可能性。国外买是最快的捷径,但国产化才是咱们未来的命!”赵援朝语气严肃起来,“您再给我们点时间,这份清单列出来后,我们立刻着手下一部,如何消化吸收,如何转化自主技术!”
挂了电话,杨主任揉了揉眉心。远风这架飞机,现在所有的引擎都启动了,而且还在不断加注超高标号的燃油。耳边似乎能听到发动机那令人振奋又有些紧张的轰鸣。他作为董事长办公室主任,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确保这个庞大的系统高效运转,将秦董的每一个指令精准有效地传达到位。
他看向秦奋办公室紧闭的门,知道里面那位年轻的董事长,正在思考着比他所能想象的更加深远宏伟的蓝图。那不仅仅是一个年销售额几十亿几百亿的企业,那是一个有能力参与全球竞争,有能力掌握核心科技,甚至有能力塑造国家工业未来的巨型产业集群。而这一切,都将从凤栖市这片即将破土动工的二期产业园开始。
资金如同血液般在远风的血管里奔腾流淌,输送到每一个需要冲锋的节点。土地、厂房、设备、人才、原材料……一切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汇聚,只等待一个信号,便能迸发出改变时代的力量。
凤栖市郊区,那片被选为二期产业园的土地上,工程勘测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远风的旗帜,已经提前插在了这片空旷的土地上,迎风招展。
附近村庄的村民们站在田埂上,议论纷纷。过去几十年,他们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农田,现在,这里即将拔地而起一座庞大的现代化工厂。听说厂里以后要招很多工人,待遇还高,大家都充满了期待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