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核心技术,内胆是关键
远风制造有限公司像是被注入了某种神秘的活力剂,国家质量奖的鎏金色光环尚未褪去,更宏大、更接地气的目标已经像磁石一样,牢牢吸住了所有人的目光。王奎山在党委会议室里激昂的陈词,孙总监在生产车间里摩挲设备时的沉吟,张巧玲在办公室里对标国际标准的清单,杨明在人力资源部里规划的引才蓝图,以及周福民在嘈杂卖场中倾听的消费者心声……所有这些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共同奔向秦奋指明的全新方向。
这不仅仅是一次产品线的拓展,正如王奎山所言,这是远风的第二次创业,一场脱胎换骨的全面转型。从服务冰冷的机器和庞大的工业体系,转向服务亿万家庭的温情生活,这中间横亘着的是技术、工艺、市场、品牌认知等多重壁垒。而在这场“为生活而造”的硬仗中,小家电项目的突破口,尤其是那台承载着“柴米油盐,一日三餐”温暖期望的电饭煲,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
在技术研发中心,李大柱那间堆满了图纸和材料样本的办公室里,空气依然热烈得发烫。白板上用粗犷的线条勾勒出的“电饭煲”结构,底下列着一个个待啃的硬骨头:【外壳】【加热】【控制】【密封】……每一个都充满挑战,但其中最让李大柱和他的核心团队感到分量沉重,同时又燃起熊熊斗志的,赫然是排在首位的那个词:【内胆】。
“不粘,只是最基本的要求!”他接着说,“市面上那些,刚开始还行,用个一年半载就开始脱落,黑乎乎的一层,洗个锅跟打仗一样!”他烦躁地挥了挥手,“而且,那些掉下来的涂层,吃到肚子里怎么办?有没有毒?健不健康?老百姓心里都有疑虑!咱们远风要做,就要做到极致!要做十年不掉漆,健康环保,安全可靠!”
这个要求听起来简单,但李大柱心里清楚,这几乎是要革现有技术路线的命。市场主流的不粘涂层,绝大多数是基于聚四氟乙烯(俗称特氟龙),这种材料虽然不粘性好,但耐磨性、耐刮擦性和高温下的稳定性一直是个痛点。长时间使用后,尤其是在金属勺子刮擦、反复清洗、以及内胆底部受到高温加热-冷却循环应力作用下,涂层很容易发生磨损甚至脱落。而且,一些早期的产品在不规范使用下,高温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物质的顾虑,虽然业界一直在改进,但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的阴影难以完全消除。
“咱们远风的底子是什么?是材料!是咱们用一把把铁锤砸出来的,用一个个精密零件磨出来的,用hs系列高性能材料硬生生从鬼门关前拽回来的真功夫!”李大柱的声音陡然拔高,“秦董没忘!咱们也不能忘!hs系列材料虽然不是直接用在内胆涂层上,但咱们攻克那些材料,无论是hs-1,还是hs-3,甚至是那颗双螺杆挤出机螺杆的特殊合金钢,咱们掌握的那些金属材料表面的处理技术、聚合物结构设计、合成工艺、材料与金属基材的结合度技术,那都是实打实的硬核实力!”
他看向了赵援朝,那个在材料分子结构方面有扎实理论功底的研究生,现在已经是研发团队的中坚力量。“援朝,你手头的工作先放一放!”李大柱语气急促,“立刻,给我调集所有关于食品级涂层材料的资料!不只是聚四氟乙烯!陶瓷涂层,有没有新的进展?纳米材料有没有可能应用?pvd、Cvd,这些表面处理技术能不能用过来?军工上有没有什么抗磨损、耐腐蚀的涂层技术,虽然成本高,但先摸清技术路线!”
赵援朝眼神一亮,立刻点头:“是!我马上去资料库和文献库!国外的,国内的,专利资料,学术论文,统统整理出来!”
李大柱又看向了王小虎,这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当初在材料研发中也立下了汗马功劳。“小虎,你负责外联!”他指着白板,“联系国内外的设备厂商,我要最先进的内胆表面处理设备信息!涂层是怎么喷涂的?怎么烧结的?炉子的温度精度、气氛控制,国际上最高水平是什么样子?咱们有没有能力自主设计和制造?记着,秦董说了,生产线很多都要咱们自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