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168章 内部彻查,问题严重!(第2页)

“确定!”秦奋语气坚定,“远风制造走到今天,靠的就是质量和信誉!哪怕问题是内部人造成的,我们也绝不能推卸责任,让老百姓和经销商去承担损失!远风的牌子,是拿命打出来的!砸了牌子,一切都完了!宁可损失金钱,也不能损失信任!”

赵局长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消化秦奋这番话。他知道秦奋的性格,说得出做得到。而且他也明白秦奋说的没错,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品牌的形象和信誉是多么宝贵。尤其是远风这个新兴品牌,一旦口碑崩塌,后果不堪设想。

“好!小秦,你能有这个担当,市政府和工业局全力支持你!”赵局长终于做了决定。他欣赏秦奋的魄力和责任感。“你马上整理一份详细的报告上来,说明情况、波及范围、初步研判以及你打算采取的措施!特别是溯源调查,一定要抓住要害!我们这边会协调相关部门,帮你处理一些外部协调工作,比如稳定舆论、安抚地方农机部门等等。但内部调查和生产自救,主要还是看你的!记住,市里信任你!”

“感谢赵局长支持!我立刻整理报告!”秦奋心中一暖,市里的支持是关键。至少在官方层面,他有了背书。

挂断电话,秦奋揉了揉眉心。压力并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赵局长帮他争取了外部环境的支持,但核心的危机——查明真相、处理产品、重建信任——依然需要他自己冲锋陷阵。

报告!他需要一份清晰、准确、有条理的报告呈上去。这不仅是向上级汇报,更是梳理自己的思路。他需要将这场危机分解成几个关键环节。

哪些批次、多少数量的产品受到了影响?都流向了哪里?这是最紧急的事情,王海他们正在做。

掺假料从哪里来?怎么进来的?谁经手的?这需要刘栓柱和财务那边提供单据,结合保卫科的记录、车间人员的排班等。

是供应商问题、采购环节问题、仓库管理问题、还是生产投料环节问题?或者多环节协同?

需要退换的产品数量,造成的经济损失,对经销商渠道的影响,对品牌形象的长期影响。

如何处理召回和退换、如何向公众和经销商解释、如何追究责任、如何修复品牌、如何建立更严格的管理和监控体系防止再次发生。

他迅速坐下,拉过一张白纸,开始列出关键点。他的思绪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将各种信息、线索、可能性进行匹配和筛选。

是谁?谁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对远风下手?而且选择这么恶劣、这么难以防范的方式?

经销商大会在即,远风正准备大举扩张,吸引全国各地的代理商。这个时候爆发严重的质量问题,无疑是切断了远风的生命线,釜底抽薪!

这不仅仅是为了竞争,更是为了“搞死”远风!

是那些被远风挤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老牌厂家吗?马德元?他有动机,但有没有能力渗透到红星厂内部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破坏,秦奋存疑。

是孙建吗?洛河拖拉机厂的副厂长,曾在资金链危机时落井下石。他心机深沉,背景不俗,而且觊觎红星厂的新材料技术。他有没有可能通过某种渠道,比如供销系统,将伪造的原材料送进红星厂?或者收买了红星厂更高层、更有权限的人?

秦奋的眼神变得异常锐利。他感觉这次的对手,比之前的都要难缠。他们不跟你正面商战,不跟你拼技术、拼成本,而是直接从根基上给你一刀!

而且,他们选择了hs-3材料!这是远风最核心的技术秘密之一!掺假这种料,不仅是产品质量问题,更是赤裸裸的技术偷窃和破坏!他们想证明,你的hs-3根本就不行!或者,他们想研究清楚hs-3的成分和工艺,甚至拿到样品去分析!

秦奋的拳头再次握紧,指节嘎吱作响。想到那些信任远风、省吃俭用买水泵的老百姓,想到顶着压力、努力推广远风的经销商们,此刻正面临客户的指责和谩骂,他的怒火几乎要冲破胸膛。

但他知道,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怒火只会干扰判断。他需要做的,是像一把手术刀,精确地剖析问题,找出病灶,然后毫不留情地切除。

他必须要快!争分夺秒地收集信息、分析线索、制定方案。每一分钟的延迟,都可能让损失扩大,让敌人的阴谋得逞。

他已经知道王海他们在做什么——查找批次号。这是追溯源头的关键一步。但仅仅查批次号不够。还需要检查所有涉及hs-3材料的采购合同,付款记录,看看是否有异常的交易对手或金额。核对仓库的入库记录,数量、日期、供应商,以及入库时的外观检查记录。当时的仓库保管员、质检员是谁?检查生产车间的投料记录,每一次的投料量、使用的批次,是谁负责投料?当班班长是谁?操作工是谁?审查质检部门对成品和半成品的外观、重量、冲击测试等抽检记录。是否有异常记录被忽略了?或者被掩盖了?回溯销售记录,将问题批次的产品对应的销售区域、经销商、甚至是大客户锁定。

这是一个巨大而繁杂的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而且必须绝对保密和高效。

秦奋拿起笔,在白纸上飞速地写下各项指令和要求。他的字迹刚劲有力,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心。

经销商大会!他必须考虑如何处理这个大会。是延期?中止?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将危机公之于众,坦诚面对一切?

如果选择坦诚,那么必须在大会召开前,拿出初步的调查结果,展现出工厂处理问题的决心和能力。通过一次危机公关,将负面事件转化为提升品牌信任的机遇!

但前提是,他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所在,锁定问题批次,并拿出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而且要足够有魄力,足够震慑住幕后黑手和心怀不轨者!

“当众处理”有问题产品?公开道歉?巨额赔偿?这些方案一一掠过秦奋的脑海。以这个时代的背景,任何一种做法都显得惊世骇俗,可能引起巨大的非议。

但他别无选择。远风不是那些靠组装、靠廉价劳动力生存的企业。远风的根基是技术和质量,是hs-3材料带来的性能优势。一旦这个根基被动摇,品牌就完了。

他宁可承受短期的巨大损失,也要保住这来之不易的品牌声誉!

秦奋停笔,目光看向窗外。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挂着的厂区规划图前。

脑海中闪过孙师傅那双因愤怒和心疼而颤抖的手,闪过经销商绝望的声音,闪过那些朴实老百姓掏出血汗钱买来的产品却轻易碎裂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