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外汇诱惑,秦奋的清醒(第2页)
秦奋解释道:“集团技术委员会将由我亲自挂帅,各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和集团总部的首席技术官(Cto)共同组成。它的核心职责就是制定集团整体技术发展战略,审批重大研发项目,建立跨子公司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核心技术的内部转移和应用。比如,星辰电子研发出的先进传感器技术,不仅可以用在自己的产品上,也可以推广到星辰精机的智能装备和星辰红梅的自动化生产线上。这种协同效应,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王亚萍则对品牌管理提出了疑问:“秦总,‘红梅’是我们日化产品的核心品牌。未来成立‘星辰红梅日化有限公司’后,品牌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是如何界定的?控股集团层面是否会建立统一的品牌管理体系?”
“亚萍这个问题很关键。”秦奋赞许道,“品牌是集团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之一。‘星辰’将作为控股集团的总品牌,代表着整个集团的信誉和实力。各子公司在业务推广时,可以在‘星辰’总品牌下,突出自己的专业品牌,如‘星辰·红梅’。控股集团将设立品牌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统一的品牌战略、形象规范和推广策略,确保各子品牌与集团总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和协同性。对于‘红梅’这样已经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我们会投入更多资源,支持其做大做强。”
讨论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各种问题被提出来,各种顾虑被表达,秦奋和筹备小组都一一进行了解答和说明。虽然变革必然伴随着阵痛,但“拥抱变化,追求卓越”的星辰文化基因,让大多数人最终还是对这次变革投了赞成票。
下午,在经过充分讨论和少数细节调整后,《星辰集团组织结构优化与集团化改组方案》在“战略与资源调配委员会”扩大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
秦奋当场宣布:“从即日起,星辰集团组织大变革正式启动!我任命钱敏同志担任星辰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兼Cfo,张明同志担任星辰控股集团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李明浩同志出任星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建国同志出任星辰精密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亚萍同志出任星辰红梅日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其他控股集团总部及各子公司关键岗位的任命,将由人力资源部会同相关负责人尽快提名并公布。”
任命一出,全场掌声雷动。这既是对几位核心骨干能力的肯定,也标志着星辰集团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星辰集团都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运转起来。
法律事务部忙于办理星辰控股集团及各子公司的工商注册、变更等法律手续;财务部则着手建立新的集团财务管控体系和子公司独立核算体系;人力资源部则忙于梳理新架构下各层级岗位的职责描述,制定相应的薪酬福利体系调整方案,并着手准备相关的培训和内部宣讲材料。
各个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销售部门,也都在积极学习和适应新的组织架构和汇报流程。
变革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一些习惯了旧有工作模式的员工,对新的流程和要求感到不适应;一些中层管理者,因为岗位调整或权力范围的变化,产生了一些情绪波动;不同子公司之间,在业务划分、资源共享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初期的摩擦和磨合。
秦奋一方面要求控股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子公司的指导和服务,及时解决改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亲自与各子公司总经理和关键岗位负责人进行深入沟通,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强调集团整体利益高于一切。
他还授意企业文化部,在集团内部大力宣传组织变革的意义和目标,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培训班,帮助员工理解新架构,适应新角色。
在一次集团高管早会上,秦奋坦言:“组织变革就像给高速行驶的列车更换轮子,既要保证列车继续前进,又要确保换轮过程的安全和高效。这期间,出现一些颠簸和不适,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这次变革是为了星辰更长远的未来;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去化解矛盾,理顺关系;我们要有强大的执行力,确保变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组织大变革的积极效应开始逐渐显现。
权责更加清晰,决策链条缩短,各子公司的市场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控股集团层面能够更有效地集中资源,投向最具战略价值的领域,例如对星辰电子核心芯片研发的持续加码,以及对星辰精机高端装备制造能力的重点提升。
跨子公司的协同项目也开始出现。星辰电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星辰红梅的新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星辰精机则根据星辰电子提出的需求,为其定制开发了一些专用的高精度加工设备。